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鲁迅作品十五讲第八讲主要内容 > 第9章(第1页)

第9章(第1页)

这是全文中最鲜亮的一笔:&ldo;雪白的一条莽汉,粉面朱唇,眉黑如漆&rdo;寥寥几个字,就写尽了无常的威风、妩媚,令人拍案叫绝!&ldo;蹙着,不知道是笑还是哭&rdo;的表情则直逼他的内心世界(也是对下文的一个铺垫),让观众也&ldo;不知道是笑还是哭&rdo;,使无常的形象变得丰厚而耐人寻味。至于&ldo;一百零八个&rdo;嚏和屁,自然是民间文学中惯有的夸饰之词,我们读者也仿佛听见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哄堂大笑……

然后,直接引用无常的一段唱词,这既是戏剧演出的一个高潮,也把全文引向高潮。这位阴间之鬼竟是这样的有人情味:堂房的阿侄突然生病,刚吃下药,而且是本地最有名的郎中开出的药,就&ldo;冷汗发出&rdo;,&ldo;两脚笔直&rdo;,看阿嫂哭得悲伤,不禁善心大发,放他&ldo;还阳半刻&rdo;。不料&ldo;大王道我是得钱买放&rdo;,开了后门,&ldo;就将我捆打四十&rdo;。阎罗老子居然误解了自己的&ldo;人格‐‐不,鬼格&rdo;,无端的惩罚&ldo;给了我们的活无常以不可磨灭的冤苦印象,一提起,就使他更加蹙紧双眉,捏定破芭蕉扇,脸向着地,鸭子浮水似的跳起舞来&rdo;,并且决定再也不放走一个‐‐

那怕你,铜墙铁壁!

那怕你,皇亲国戚!

……

这真是神来之笔!看似随和的无常突然翻转出刚毅坚定的一面,诙谐中显示出严峻,这是能给读者以一种震撼的。更可以想见,当在人间,面对&ldo;皇亲国戚&rdo;肆无忌惮地徇私舞弊而无可奈何的普通老百姓,突然在无常这里看到了抵御腐败、不平等的&ldo;铜墙铁壁&rdo;,顿会产生一种&ldo;若获知音&rdo;之感:他的所言所为正是表达了底层民众的愿望。鲁迅情不自禁地说:&ldo;一切鬼魂中,就是他有点人情;我们不变鬼则已,如果要变鬼,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较地相亲近&rdo;。并且满怀深情地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至今还确凿地记得,在故乡时候,和&ldo;下等人&rdo;一同,常常这样高兴地正视过这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而且欣赏他脸上的哭或笑,口头的硬语与谐谈……

这是全文的一个&ldo;核&rdo;:前面所有的描述、议论、铺垫,都最后归结于此。这里,对无常的形象所做的总结、概括,自然把读者对无常的认识提升了一步,让我们关注&ldo;鬼&rdo;中之&ldo;人&rdo;,及&ldo;鬼&rdo;所保留的&ldo;理而情&rdo;的理想&ldo;人性&rdo;;而&ldo;至今还确凿地记得&rdo;这样的强调,则提醒读者注意埋在鲁迅心灵深处的永恒记忆:&ldo;在故乡时候,和&lso;下等人&rso;一起&rdo;怎样与无常鬼同哭同笑……。这意味着,鲁迅从童年起,就有了与底层人民和他们的民间想象物融合无间的生命体验,这是他的生命之根,也是他的文学之根。如我们在第一讲中所说,鲁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表示对作为&ldo;被侮辱的和被损害的&rdo;人们&ldo;悲哀,叫喊和战斗的艺术家&rdo;的尊重与向往,〔19〕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看做是对他的生命的的一个回应的。

而《无常》的结尾,却突然发问:&ldo;莫非入冥做了鬼,倒会增加人气的么?&rdo;‐‐这又猛然突现了对充满鬼气的人世间的绝望,由此自然会引发出许多联想与感慨……

《女吊》一开始就引述明末王思任的话:&ldo;会籍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rdo;,并且直接点明:在这一传统熏陶下的&ldo;一般的绍兴人,并不像上海的&lso;前进作家&rso;那样憎恶报复,……他们就在戏剧上创造了一个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这就是&lso;女吊&rso;&rdo;。‐‐鲁迅如此明确地将&ldo;鬼&rdo;(女吊)的想象与故乡地方文化传统相联结,这是很有意思的。其实,我们在前面讲到的&ldo;无常&rdo;,他的以坚毅为内核的豁达、诙谐的性格,以及作为其外在表现的&ldo;硬语与谐谈&rdo;的语言风格,都打上了绍兴地方文化的鲜明印记,鲁迅因此将其与女吊并称为绍兴&ldo;两种有特色的鬼&rdo;。而鲁迅对这两个鬼情有独钟,正是显示了他与浙东地方文化的深刻联系〔20〕:这也是他的生命与文学之根。而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在鲁迅关于女吊的叙述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个&ldo;他者&rdo;:这回是&ldo;上海的&lso;前进作家&rso;&rdo;,1936年的鲁迅正在与之进行激烈的论战,鲁迅称他们是&ldo;革命工头&rdo;、&ldo;奴隶总管&rdo;、&ldo;以鸣鞭为唯一的业绩&rdo;,&ldo;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rdo;。〔21〕因此,鲁迅对女吊的回忆,就具有回归自己的&ldo;根&rdo;,以从中吸取反抗的力量的意义;而如本章开头所说,此文又写在鲁迅生命的最后时刻,就更增添了特殊的分量。

和《无常》一样,鲁迅并不急于让我们与女吊相见,而是竭力先做铺垫,渲染够了,再一睹风采,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先从释名说起,强调&ldo;吊死鬼&rdo;与&ldo;女性&rdo;的几乎是先天性的联系。‐‐这也正是本章开头引述的鲁迅最后一次聊天的话题;这背后的女性关怀是很明显的。接着又据&ldo;吊神&rdo;的称呼而强调&ldo;其受民众之爱戴&rdo;:女吊和无常一样,都是底层人民创造的、寄托了他们的愿望与想象的鬼。〔22〕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