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玄还在和三君之一刘淑,以及众多党人中的大儒名士高谈阔论的时候,他已经摇身一变,从一个个小小的都尉进位为广阳郡太守,当朝武侯,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不过小黄门带着天子的诏书以及侯爷的袍服前来诏狱传旨时,却被夏玄挡了回去,并且背对小黄门拒而不受诏!
为何?
因为夏玄提出,除非天子愿意答应用他的武侯位来赦免三君之一刘仲承的罪行,否则绝不踏出诏狱半步,至于为何如此?因为他已拜刘淑为师,虽然刘淑根本没答应,担心因此连累了夏玄,可夏玄却当着小黄门的说了出来,也就是等于宣告天下,党人之首刘淑就是他的老师!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有百善孝为先。
若身为人子不能救耄耋之年的老父出狱,自己反而在外高官厚禄,逍遥快活,岂不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人?
而当小黄门把原话带回了皇宫,并且不经意泄露了出去后,原本刚刚平息怒火,欢声笑语的数万士子和百姓们当场再次爆发了,而且这一次声势更胜往昔,至少有二十多万百姓士子围住了南北宫,此时百姓若真的暴动,别说调动区区南北军数千兵马,就算刘宏下令各地勤王都来不及了!
再说南北军的士卒们不是人生父母养的吗?
他们这些士卒刚刚想上前堵住群情激奋的百姓们,就有一个个上了年纪的老丈站出来指责,更有人抓着某些士卒的耳朵大骂了起来,因为这些士卒是他们的种,他们爱怎么骂爱怎么打都无所谓,哪怕是掌管北军的执金吾和掌管南军的光禄勋也没资格说什么。
再说天子刘宏。
其实刘宏对刘淑根本就没什么记忆,毕竟刘淑这个老宗亲都被禁锢十几年了,而且当初还是他年幼的时候,即使主导这一切的曹节和王甫等人也见阎王去了,为了平息事态,他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按理来说十常侍会跳出来反对。
毕竟党锢之祸和他们也有一定的联系。
但问题是释放一个耄耋之年的老头,以及面对数十万百姓的怒火,即使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他们保持了沉默,也就等于说夏玄的阴谋再一次畅通无阻。
当夏玄一步一步背着白发苍苍,双眼浑浊的刘淑走出诏狱时,诏狱外已经围满了士子和百姓,这些人看着耄耋之年,行动不便的刘淑,一个个眼角落下了滚烫的热泪,不知是谁带头,士子和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地轻声抽泣了起来,天下所有士子的信仰,三君之一刘淑是所有人心中的丰碑,这就是一个活着的圣人,他们怎能不拜?怎能不泣?因为今天是他们所有人的力量加在一起才将刘淑这位老圣人从暗无天日的诏狱中救了出来,当然,他们此前并不知道刘淑还活着,并且活到了现在。
☆、第八十四章曹操和袁绍
夏玄一路背着刘淑在小黄门的引领下走入天子钦赐的华府。
沿途百姓夹道欢送,更有士子泣泪而随,城内得到消息的大儒和名士纷纷前来相迎,随后聚在华府之外久久不散。
华府之中,夏玄安排下人为刘淑洗浴更衣,同时又让人赶往偃师将甘宁等人招来,毕竟此时大局已定,甘宁等人没必要逗留在偃师了。不过八百锦帆贼依然不能入洛,毕竟他们还是外军,若是进入洛阳,难免要被外人闲言碎语。
随后夏玄安然入眠,躺在豪华舒适的大上好好的睡了一个觉。
他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了。
至于府外的那些大儒名士,爱干嘛干嘛去,夏玄现在有了刘淑这个大靠山,可不需要再看这些大儒的脸色了,因为刘淑就是活着的圣人。
与此同时。
洛阳城内暗流涌动,首当其冲的便是侍中何府,常侍张府以及太常袁府,这三个府邸象征着洛阳城内三股最庞大的势力,比如何府代表的是外戚势力,张府代表的宦官势力,袁府代表的是官宦实力。至于其他一些地方官宦势力和些许名流势力则是不值一提。
先说何府。
何进因何皇后而贵,何皇后又因嫡长子刘辩而贵,故而何氏在朝中的影响力非常惊人,毕竟嫡长子刘辩在将来继承皇位的可能性远远胜过其他皇子,更别说其他皇子现在都还没出世呢,所以何进这位首当其冲的外戚自然也就成了许多士族子弟和名流的依附对象了。
何府坐落在洛阳北城,比周府还更紧邻天子寝宫,相距北宫白虎门只有数十米之隔,想要入宫朝见天子只要一时半会的时间,所以何府在地理位置上占据着很大的优势。
此时城内的躁动已经平息,可何府外却是熙熙攘攘,入目之处到处都是朝廷重臣的车驾,这自然是依附何进的官员和名流们前来大聚会了,毕竟夏玄横空出世,更拜三君之一刘淑为师,俨然成为大汉官场风头最劲的新秀,他们这群外戚党自然要统一好战线。
奢华贵气的何府大堂内,官员各自以尊卑落座,气氛有点诡异,因为大家都在闭目沉思,想着如何开口,当然也有官员和名流是在假寐,装模作样而已。侍中何进高坐上首,蹙眉沉思,他长得魁梧,虎背熊腰,五官不怒自威,根本就不像是个名士,反而像是个纵横沙场的大将军。
&ldo;如今贤君刘淑走出诏狱,天下士子为之震撼,四方名士闻讯纷纷入洛,就为求见贤君一面,而夏中临之名也因此响彻大江南北,如日中天,只要不犯下谋逆大罪,十年之内,夏中临必当高拜庙堂,位列九卿,青云直上,我等该如何与之相处,不知在座诸公有何高见?&rdo;侍中何进沉默半响首先开口说道,他是此间之主,外戚之首,他不说话,依附他的官员名流自然是三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