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的太监观察着水漏,殿试即将进行到尾声。
有考生却是停下了执笔的动作,蹙着眉头看着案上的宗卷有些凝重,方墨抬眼看向最后一题,有些惊讶,只因上头写着,‘前朝元武帝嗜杀成性,残暴不良,连番征战扩充疆土,群臣胆颤百姓不安,以汝之见,堪为帝否?’
先祖皇帝是颠覆了前朝才称王称帝,先不说臣不议君主之过,对这前朝的皇帝高歌颂德便是对如今东昌统治者的藐视,然而前朝皇帝的功业却不能抹杀,所以便有了这踌躇的一幕。
方墨蹙眉略微思索,便开始执笔,殿上举棋不定的考生咬咬牙亦是动起笔来,不一会儿,太监便高声道:“时间到!”
礼部侍郎上前,没有一分停留的收过宗卷呈给皇帝,众人躬着身子在下首等候,皇帝伸手接过卷宗,当先批阅起来,一览过先前的题目,看向最后一题,只见上边写道,‘元武帝骁勇善战,建国立业乃功屈一指的英雄也,然,治国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多年战乱以致民不聊生,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民怨四起,错失民心怎还可稳坐帝位,称霸天下,学生愚见,不足称帝也。“
万公公在后头睨了一眼,以百姓民心评置前朝皇帝,两方不得罪,倒是个圆滑的,只是在朝为官这类型的官员数不胜数,怎还会让皇帝高看一分,他暗自摇了摇头。
果然皇帝略略看过,便放在了一处。
抬眸看向下一卷,上边写道‘所谓乱世出英雄,元武帝一介枭雄战无不胜让边塞蛮子闻风丧胆,彼时动荡四起若无强权镇压岂不是家不家,国不国,百姓没有安身立命之所又何来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学生愚见,元武帝雄才伟略开创历史先河,堪当帝也。’
万公公暗暗点头,就事论事倒是说得有理,前朝局势动荡若不是没有元武帝还不知该如何呢,他看向皇帝,这回应该颇为满意吧,却见皇帝沉吟了片刻,依旧放在一旁。
他低下头,暗忖果然帝威难测。
宗卷翻阅的身影沙沙作响,立在下首的学子纷纷捏了一把冷汗,皇帝看到最后,便大致的阅过,千篇一律不是称赞便是贬低,虽各持己见大胆创新却不能让皇帝满意称赞。
皇帝看向最后的卷宗,字迹苍劲有力,笔锋柔韧有余,倒是写得一手好字,看下去更是让他眸光一亮,上书道‘学生愚见二则,元武帝在位二十载春秋,雷厉风行,外除贼寇蛮子,平定边疆,内清朝堂乱党,肃清贪污奢靡之风,手段狠辣不过是用最短的时间除去害群之马,又有何错?大将军奉应倚仗手握重权对同朝为官的大司马林风青百般迫害致死,元武帝登基之后便搜集了罪证将奉应斩杀在朝堂之上,由此便可见其黑白分明,爱才之心可昭日月。
元历十二年,蛮子侵占边城,泸州被攻陷之际,城门外还有三百贫民妇孺,元武帝御驾亲征,果断的关闭了城门,城外的妇孺便被蛮子血腥屠尽,世人只道他泯灭人性冷酷无情,却不看他以城外三百人命换得城中四万百姓的安宁,以最小的牺牲换最大的利益,没有当初的果断狠绝就没有后世的和平盛世,逆流直上的无畏之心谁可匹肩,堪称千古一帝,堪当后世典范。’
皇帝忍不住再看了一遍,高声道:”好!好一个堪当后世典范!“他定了定,赞赏的看向下首,道:”拟旨,考生方墨睿智机敏,才学过人,甚得朕心,赐进士及第,特钦点为当朝状元,入翰林院掌修撰一职,为东昌效力。“
方墨攥紧了拳头,深吸口气上前一步躬身道:”谢皇上。“
他心头暗暗松了口气,题目其实不难,重要的是该如何抓住皇帝的喜好,自登基以来皇帝也算是励精图治,但周遭他国环伺,旗鼓相当,即便有再大的野心也展不开拳脚,所以他便以元武帝为形,道尽他的雄才伟略,如果皇帝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帝王便一定能引起共鸣。
看皇帝龙心大悦的模样便可见他心头的不甘,欣喜之余却也是暗暗心惊,自古伴君如伴虎,皇帝将野心掩藏在温和的表象之下真是深不可测。
他沉浸在心头的臆想中,无意去关注皇帝余下的旨意,待步出大殿,暖阳照在身上让他回过神来,他定了定心神,无视身旁各种愤恨不平的目光,就要踏下阶梯。
”方状元,请留步。“
方墨转头,见是个衣着体面的白脸公公,刚才好似在皇帝身后见过他,他有礼的颔首,谦逊道:”公公,有何要事?“
”老奴万齐,恭贺方状元高中,奴才给您道喜了。“万公公笑眯眯的说着,十分客气,这朝中见风使舵的人数不胜数,但却很少有人能压对宝,都是先见有余眼光不足,不说其它,就说皇帝眼中的那一抹欣赏他便要来讨好一番。
他伺候皇帝这么多年,虽说不是完全了解,但眼力见还是有的,面前之人日后必定不可限量,他讨好了总归没有坏处。
方墨虽然不明白这官场的弯弯绕绕却是知道皇帝跟前的红人是绝对有资本在百官面前横着走的,所以也不敢托大,忙道:”多谢万公公,日后还蒙万公公多多提点,共同为吾皇效力。“
万公公点点头,笑着道:”那是当然,明日还有宫宴要为诸位大人庆贺,老奴便恭候方状元大驾了。“说着,他朝方墨有礼的颔首,一挥拂尘便转身进了宫殿。
方墨谦逊笑笑,目送他远去,缓缓步下阶梯,抬头看向巍峨的宫墙,若有所思。
不知明日能不能看见他?那样的人应该会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