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淑拉过绿芜的手,拍了拍,笑了笑说,“我的好绿芜,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心疼我。可千万别哭,你和周嬷嬷都是我的亲人。爹娘都不在了,但还有你们陪着我。我孟子淑在此启誓,定不会负你们,定会护你们周全。”
绿芜听了,非但没有好,却是一腔情绪,全都哭了出来。不管侯府有什么等着她们,不管姨母好不好相与,不管少爷们脾气如何,她都会为小姐做自己能做的一切。她的小姐,是世界上最好的小姐,该得到最幸福的一生。
子淑无法,只得静静等着绿芜哭完,每每都这样,绿芜似乎替她将委屈都发泄出来了,于她反倒能镇定下来。
马车一路疾行,通行无阻。从车窗望出去,京城好不繁华,隆冬了,家家户户开始为过年做着准备,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年味。真好,在自己的记忆中,这两年的年味,就是药味了,没有炮竹,没有上元灯节,但有母亲。
孟子淑看着京城中的店铺、行人,恍如隔世,以后这里便是家了。母亲,父亲,你们会在天上看着淑儿的,对吗?淑儿会好好地走下去,带着你们的那份,在京城好好地走下去。
马车拐了个弯,就进了永定侯府的后巷,因是女眷,便从偏门入。早有嬷嬷,小厮们立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看着马车和二爷终于来了,忙去后院通知夫人。
孟子淑在绿芜的搀扶下,下了马车。看到谢亦铭似是等在一边,确认她没有摔伤后,便大步朝里走去了。将马鞭丢给小厮,便问:“大哥可曾用了晚膳?”隐约间,还能听到小厮的应答:“大公子,并未用膳,等您归一道用。”
孟子淑进了门,便有一位嬷嬷打扮的中年妇女走了过来,热切地说道:“可算把姑娘盼来了,今日姑娘辛苦了,瞧把姑娘冻得,这是暖炉,且先烘一烘手吧。”说话间便将包好的暖炉递给了子淑。
子淑看向了一边的周嬷嬷,周嬷嬷笑着说道:“这是周大娘子,也是老奴的姐姐,是夫人身边的。”
不过一句话,子淑便清楚了。这周大娘子是当初夫人身边的陪嫁丫鬟,后配给了侯府官事,现也是夫人身边最得力的人,在侯府也是有一定位置的,丫鬟婆子见到了她,不免都要敬一声周大娘子。她也是周嬷嬷的亲姐姐,当年,她们姐妹两个分别指派给了夫人和自己的母亲,如今这也算是团聚了。
“多谢周大娘子,姨母还好吗?今日大雪,马车耽搁了,本想着早些到侯府,给姨母请安的。”子淑边说,边跟着周大娘子向里走。
内府已备好暖轿,子淑便坐进了暖轿,此时天已经暗了下来,一路上也看不清什么景色。
周大娘子跟着走在外侧,回道:“夫人一切都好,只是盼着能早日与姑娘团聚。夫人安排姑娘住在茗香苑,离夫人近些,方便走动照顾。姑娘一会就到了,您且歇一歇。”
“多谢姨母的安排。”子淑便不再多言,暗自先歇息一下。再行了一会,便到了。
孟子淑下得轿来,随着周大娘子入院子。这是方正的院子,正中是会客厅,并主人的卧房。左侧是下人们的住所,有一间屋子与主卧连通,方便起夜照顾。右侧是库房,以及小厨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进了屋子,一阵暖意袭来,屋里铺了地龙,暖洋洋的。布置都按着子淑的喜好来,显然是精心准备过的。正中坐着一位女子,温婉柔静,与母亲有六分相似,是自己的姨母裴语嫣没错了。当下看到这与母亲相似的脸庞,一下子悲从中来,便也不管什么礼数不礼数的,扑到了姨母的怀中,哭了起来,“姨母!”
“好孩子,苦了你了,让姨母好生瞧瞧,这许多年,竟是不曾见过你们母女一面。”裴氏一面替子淑擦着眼泪,一面仔细看了看子淑。像,很是相像,但比自己妹妹当年还要美。面如出水芙蓉,不施粉黛亦是清丽脱俗。一双水汪汪的杏眼,让人怜爱。
“姨母与你母亲虽不曾见面,但多年来书信不断,你母亲吃的苦,我都知晓。现眼下,你母亲将你托付于我,且不说我没有亲生女儿,便是有,也必将当你如亲生女儿般疼爱。你放心,在京城,在侯府,以后断不会再孤苦伶仃,受委屈了。”裴氏说着说着也不禁落了泪。
子淑哭得喘不上气,只得一直点头。好半宿,两个人情绪都稳定了下来,裴氏这才问道:“今日听闻马车坏了耽搁了许久,可有冻坏?后头你表哥去接你可顺利?一路上相处得可还好?”
裴氏是知道自己这个小儿子的,不近女色,对女人毫无半点怜香惜玉之情,莫不是天晚了,自己看外头实在危险,让他去接应一下,怕是他都不知道今天有个表妹来。也不知这一路相处是否会闹什么不愉快,要是自己的愣头青儿子,做了什么粗鲁的事情,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