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燕大哥,我一直当你是梁山义士,做的事光明磊落的好汉勾当‐‐这些又是怎么回事?&rdo;
燕青大惊,药效下去一多半,伸手入怀一摸,怀中已然空空。突然心里又砰的一跳,脸上有点红。低头瞅瞅腰带,一个整齐的蝴蝶结。
在她面前说不出假话,跪起来,低声道:&ldo;是朝廷招安梁山,在彼安排的监察名单。&rdo;
&ldo;这个呢?&rdo;又是几张纸甩过来。
低声下气:&ldo;梁山促成北伐有功,蔡太师送来的嘉许密信。还没来得及送回山去。&rdo;
&ldo;这些呢?哪儿来的?&rdo;整整齐齐几锭灿灿黄金,啪的扣在花梨木几案上。
燕青狠命咬嘴唇,&ldo;从潘六娘子处取的。&rdo;
&ldo;潘六娘子在何处?我想她了。&rdo;
&ldo;小乙不知。&rdo;
&ldo;方小娘子又在何处?&rdo;
燕青一身冷汗,伏地再拜。
&ldo;小乙不知。&rdo;
李师师是惯会拿捏男人心思的,见他实在是羞愧欲死了,才轻声细语的给颗糖:&ldo;别急,她们都好好儿的,数日前还来拜访过我呢。&rdo;
因此对燕青的&ldo;劣迹&rdo;多少有些认知。今日他亲身上门,虽然风流俊俏让人惊艳,虽然伶牙俐齿惹人喜欢,但李师师是什么人物,好感归好感,怎会就此忘我倾心。
燕青猛然抬头。汗流浃背。第一反应却是,她……不会跟我走了。
李师师忽然又不忍了,轻声叹气:&ldo;哥哥莫不是有什么说不得的苦衷,不然为何放着顶天立地的好汉不做,却要费力不讨好的出卖朋友?&rdo;
燕青苦笑。他的确有一大堆不可言说的苦衷,为了恩人卢员外,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将那群&ldo;替天行道&rdo;之人小小的报复一下子。
但就算说得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呢?背叛就是背叛。从他答应开始过双面生活的那一日起,就注定当不了享誉江湖的英雄豪杰。
还是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来龙去脉,细细的和她坦白了。李师师又是一叹。
&ldo;你知不知道京师街头巷尾流传的民谣:&lso;百尺竿头望神州,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rso;&rdo;
燕青低声接话:&ldo;更有收人在后头。&rdo;(1)
连市井百姓也看出&ldo;联金灭辽&rdo;之策有多危险。身佩明珠的弱质文人,为了报复曾欺侮他的邻舍,唤来强盗,借刀杀人!
梁山上一群饱学之士,能没有丝毫预见?燕小乙精明强干,能对此浑然不觉?
&ldo;师师昨日读书,尝涉忠孝之事。文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父有争子,不行无札;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我本以为这才是江湖侠客的处世之道。你既要报卢员外的抚育之恩,却不行君子之事,将恩人至于不义之中,你……不觉得有愧么?&rdo;(2)
&ldo;我、我……&rdo;
&ldo;我不懂你们江湖人行事的准则,但哥哥身背这等债务,日后浪迹江湖之时,想必也不会太舒坦吧?&rdo;
燕青郁郁一笑:&ldo;岂止是不舒坦。小乙这几天整日噩梦。&rdo;
在李师师面前没有假话。当他完成了接受的一切指示,本来是该高奏凯歌的时刻,却意外地神思郁郁,将身在东京的日日夜夜回忆了又回忆,只有对和错,却分不清应该不应该。
乃至最后被史文恭刀刃及颈之时,竟有些释然的感觉。报应总会来的,不是吗?
他从小机敏伶俐,身边少有人及,乃至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时刻充满了自信,听不太进旁人的迂腐言语。
然而此刻,李师师的几句老生常谈的婉言,却好似佛言纶音,一下子将那个自信的外壳撕扯出一个锋利的口子,汩汩泄出里面火热的真情实意来。小时候断断续续读的那些书,什么是信,什么是义,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一字一句,突然重新变得鲜活无比。
一下子汗颜无地,神思恍惚。平生头一次,深深觉得自己配不上一个女人。低下头,不敢再看她。
然而她的声音鼓荡在耳膜,告诉他:&ldo;亡羊补牢,为时未晚。&rdo;
燕青心中纷乱,无数个念头来来去去,苦笑着问:&ldo;我若现在回山,娘子猜我会被撕成多少片?&rdo;
李师师秀眉微蹙。方才那次初试手的成功,给她身上添了一些突如其来的江湖豪气。
一直把他当做江湖豪士尊敬相待。却不知她李师师从小养尊处优,待起下人仆役来,那份颐指气使的骄傲跋扈劲儿,却也不用刻意装出来。
不再正眼看他,沉下声音,问:&ldo;我若非要你去呢?&rdo;
&ldo;那……小乙只好去赴死。&rdo;
说着慢慢站起来,轻轻归拢几案上的茶壶茶盏,慢慢转身,眼中闪出异样的神采。
&ldo;我会求山上兄弟给娘子送个信儿,告诉娘子,小乙纵然一死,该补救的,都已尽量补救完了。望娘子日后,安稳岁月中,焙茗间隙里,能记起小人些个。&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