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世子早晚会知道,奴婢告诉您也无妨。”
周正当即改了称呼,态度也变得格外恭敬,理了理思路,便从二十年前大通和大魏的那场战事讲起。
当时三皇子还不到二十岁,但因为自幼文武全才,所以理所当然地被皇帝派去战场历练。
战场捷报频传,坐守都城的皇帝也倍感欣慰,考虑立储时,心思也偏向了自己的三儿子。
大臣们一向最懂圣心,甚至三皇子还身在战场,朝廷里立他为太子的奏折就堆满了皇帝的书房。
不过谁也没料到,朝臣此举,竟让皇帝感到不安,甚至开始怀疑是三皇子背后勾结群臣,意图逼宫之举。
后来,又有一则传言,从战场传到了皇宫,说是三皇子不光智勇双全,几场大战都大获全胜,还爱民如子,深得将士们和当地百姓爱戴。
甚至有人已经在传,三皇子是天命所归,又是民心所向,来日必定能登上宝座,继承大统。
这些话,传到了宫中,皇帝当时就大为震怒,似乎更坐实了自己的儿子等不到他传位就意图逼宫让位一事。
再后来,得了消息的三皇子,连写三封书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回宫中,表明自己的清白。
可皇帝却更加确定,朝廷里肯定有人向三皇子通风报信,才会让他人在战场却对自己这个皇帝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那时,无论三皇子如何做,如何解释,也不能打消皇帝的顾虑了。
皇帝一气之下,当即立了自己最喜爱的二皇子为太子,以绝了三皇子和他的拥护者的不臣心思。
身在战场的三皇子,有言难辨,有冤难伸,大获全胜之后,准备凯旋归京之时,却又遭了奸人暗算,险些丧命。
虽然后来保住了性命,可却再也没有生育子嗣的能力。
直到这则噩耗传至宫中,终于回过味来的皇帝,才大感内疚。
皇帝比谁都清楚,若不是自己的忌惮让儿子乱了心神,三皇子肯定不会如此大意,让奸人暗算得逞。
可以说,儿子经历此劫,他这个皇帝爹要背负很大的责任。
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皇帝一道圣旨,当即封了三皇子为宁王,并许以重权,让他辅佐自己处理国事。
实权在握的宁王,如今权势威望早已大过太子,不过因为他没有子嗣之故,皇帝也再没有怀疑过他。
事情讲到这里,周正便停住了。
他擦了把润湿的眼角,老怀安慰道:“老天有眼,垂怜殿下,有了世子您,宁王殿下便不再无后。”
裴周听了这么长一个故事,似乎并不为所动,因为他早就从说书人的嘴里听过无数次。
虽然说书人有所忌惮,故事被加工美化成众多版本,可裴周不是傻子,他早就从说书人的各种欲言又止里,听到了无比接近真相的话外之音。
只是,他依然有一事不明。
“宁王明明不可能有子嗣,可你为何又口口声声暗指我是宁王之子?”
“这个……”周正有些难说出口,“这个,世子还是回去问您的母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