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狄青出任枢密使后不久,京城里议论最多的武官竟从他变成了另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勇士”。
狄青下衙后回到家中,便有亲兵上前对他说起关于曹立的事儿:“文人真是能写,他不过乘胜追击,侥幸杀了侬智高而已,看这些人把他吹得天上有地下无!”
狄青知晓这亲兵素来与曹立不对付,闻言摇头笑道:“这种虚名,有什么好在意的。”
曹立是狄青一手提拔上来的人,为人到底如何他比谁都清楚。哪怕狄青是行伍出身,也很清楚自己被破格提拔为枢密使之后有多招人恨。这个时候若是百姓对他交口称赞,各书坊像给曹立著书一样替他扬名,那他的处境才更加堪忧!
狄青无意在朝堂上争个高低,他的心在战场之上。不管把他放到广南还是把他放到西线、北线,他都甘之如饴。方氏书坊在这个节骨眼上大肆宣扬曹立斩杀侬智高的功绩,倒是把盯在他身上的视线转移走不少。
方洪的炒作功力一流,曹立的威名很快传扬开了。不久之后连宫中的张贵妃都听说了有这么个勇武少年,好奇地问官家这少年是不是真那么英勇无双。
官家看过狄青写的奏报,知晓斩杀贼酋的功劳确实属于曹立。事实上还有一件事民间百姓并不知晓,那就是狄青趁着大胜侬智高命曹立为使者入交趾,好生敲打了不怎么安分的交趾一通。
对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属国,朝中百官和官家都是不怎么在意的,得知交趾境内从官到民都有异心,自然觉得曹立敲打得对!
每年朝廷给你不少赏赐,你倒好,看见侬智高轻松连下数州就想效仿!打你就打你,就算只是个军中新丁打你你也得受着,要不然你还能怎么着?
不过曹立敢带着手底下那么点人深入交趾境内,三言两语把交趾守将弄得哑口无言、乖乖送上牛马与香料,胆量着实大得很,当得上英雄少年这个赞誉!
官家把这事给张贵妃说了,也夸了曹立几句。那曹立他也是见过的,年纪虽小,身量却极出众,相貌也周正,再磨练十年八年,说不定又能成就一员猛将。
官家这边一夸完,张贵妃转头又给自己娘家人说了。张贵妃宠冠后宫,向来是众人盯梢的对象,风声一传开大家都晓得这曹立不知使了什么法子把名声传到后宫里去,这像什么样!
无耻小武官!勾连后宫,蛊惑民心!连他们都没这个脸去著书夸耀自己,这小武官哪来的脸搞这种阵势!
狄青也成为不少人的同情对象,因为他有个亲兵在外头喝醉了,不小心向同座的人泄露自己的怨言,说什么“那小子明明是狄将军带出来的,不过是捡漏杀了个贼酋就把功劳全捞自己身上了”。
这言论自然是不胫而走,飞快在京城内外传开,有的人站狄青,有的人站“少年英雄”,双方在茶余饭后你来我往地争论,说到激动处直接动起手来,硬生生给开封知府增添了不少打架斗殴案件!
沈括到秋天时才得知京城的激烈战况,不由问王雱:“你是不是早料到会变成这样?”
“这还用想吗?”王雱十分镇定,“有吹就有黑,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你想想看,要是你一直看一种人不大顺眼,偏有人跑你面前大吹特吹,说他有多帅多牛逼多了不起,你能忍吗?”
沈括非常无欲无求:“能忍。”
王雱看了眼沈括,开始展开攻击:“你看看,我眼睛多大,又大又亮!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看我这眼睛,就知晓我这人又纯洁又善良又坦荡。”他说完还煞有介事地瞅着沈括的单眼皮小眼睛,“咦你怎么瞪我?你这其实也不差,窗户嘛,开小点也没关系。”
沈括抄起一卷书开始追着王雱满院子跑,要打死王雱这个小混账。
王雱腿脚灵活,经常锻炼,轻轻松松跑赢整天沉迷看书的沈括。到沈括气喘吁吁地扶着柱子不动了,王雱一派悠闲自在地停下来朝他感慨:“你看看,这就是现实啊。”
不得不说,沈括大致能理解王雱那一通狂吹为什么能拉那么多仇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