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收”,就是同时满足三种条件的,才能留下。
有手艺技术者收;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者收;筋骨强健者收。
所谓“三不收”,就是只要满足条件之一的,就绝不能留。
当过民军者不收;当过官军者不收;识文断字者不收。
经过这两层筛选,留下的都是什么人:孤身一人来到洪泽湖畔,会一点技术,身体不错的文盲……
这种人,既有用又方便控制,是最好的劳动力。
只要给他们吃的东西、住的地方,他们就能对赵承成感恩戴德,成为最危险的关键时刻,都能拉出去有用的力量。
并且这些人,还不能立即进入赵家村,而是要一一登记造册之后,先去老子山、高湖台、龙集寨这三个地方。
这些地方,都是赵家村的“卫星”村寨,就算新进去的人有什么问题,也会提前在那里发现,把危险阻隔在赵家村之外。
这种招人的办法异常稳妥,只有唯一的问题:太慢……
对此,老赵头就很担忧:“承成啊……咱们村子是有钱了,也有了势力。可村里就这么几口子人、这些个兵,真有人要和咱们做对,恐怕抵挡不住啊……”
“老爷子担心是对的。但一下子来的人太多,我也养活不起啊!”赵承成解释道,“至于用兵。另外三个寨子,我派了赵同瑞和余庆祥,带他们练兵,战斗力跟咱们赵家村是没法比,但比寻常官军总要强些。”
老赵头正要接话,又被赵承成打断:“还有。老爷子,咱们赵家村里的老少爷们,要么都是姓赵的,要么是外边嫁过来的姑娘,要么是娶了本村的姑娘小伙子。都是多少辈子的自家人了。要是忽然来了外人,要咱们村里人怎么看?”
话至于此,老赵头陷入了深思。
赵家村和中国古代村庄相似,组织靠的是天然的宗族纽带。
这种组织形式,比起后世那些科学理论验证过的,当然要落后一些。
但是经过中国上千年历史实践,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仍有余脉留存,就说明,这套组织形式有其可取之处和顽强的生命力。
赵家村在生产力上,现在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大跃进,那么领域的变革还是要稳妥一些。
否则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同时变更,难以双向把控,反而得不偿失。
不过赵家村也并非完全没有吸纳新人。
而吸纳新人,更伴随着一场场盛大的仪式,甚至是赵家村的火枪,首次投入使用……
当然,并不是作战用的。
这事还得落到赵同瑞身上。
这家伙是个急脾气,赶走了扬州知府陈三泰、疏通了淮河航运、制造火枪也有了些起色,村里的事情刚刚闲下来,他就忙不迭跑去老子山,去向心上人莫小芹求婚。
莫小芹虽然是个姑娘,却是个有主意、有主见的。
她和赵同瑞认识没多久,但同瑞是她两次的救命恩人,并且还是赵承成的心腹爱将,看得出是个值得托付的。
因此未加多少考虑,莫小芹便答应下来,决定嫁给赵同瑞、嫁到赵家村里来。
乐得赵同瑞脸上开了花,十天半个月,都笑得合不拢嘴。
赵承成也替他高兴。
这既是赵同瑞的喜事,也是整个赵家村的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