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定都汴京的朝代 > 第97章 曝书宴五(第2页)

第97章 曝书宴五(第2页)

言律弯下腰,我从衣袖里掏出湿润的手帕,为他擦汗。

“谢谢清源郡君!”言律说道。

“不客气。”我说道。

言律从衣袖里拿出两个红色的织锦书袋问道:“清源郡君要先看看新书吗?”

我看着书袋里厚实的书籍说道:“郎君,这些书奴家今日看不完,奴家想找一本苏子瞻的书来看。”

言律说道:“好,下官待会儿帮你一起找。”

我问道:“郎君,之前奴家看到有几位官员拄着手杖,他们是有腿疾吗?”

言律站直身子回道:“他们是年过六旬,身体健康的官员,手杖是官家赐给他们的。”

我问道:“郎君,那些年老的官员,也是站着上朝吗?”

言律回道:“不是,官家会赐给年老的官员手杖和藤墩,他们可以坐在藤墩上。”

我说道:“洪姨丈说瓦舍的艺人,五十岁退休,阿爹说书院或者画院的夫子,六十岁退休。郎君,官员要多少岁才可以退休呢?”

言律回道:“七十岁。”

舒大娘坐在阴凉处为一些诰命娘子把脉,针灸。

我和言律在崇文院内的书桌前看书,我把手帕放在书桌上晾晒,我和言律在儒家书籍的条幅旁找到一卷苏子瞻写的《论语略解》,书籍的扉页,刻着“治平元年八月国子监刻书”这些字,这本书的纸张很好,书籍里有一股淡淡的香味,这是一本官刻书,我在心里默读了一会儿书籍的内容,我发现书籍有一些错别字,比如“信近于乂,言可复也”,正确的字应该是“义”。比如“不常其德,或承之修”,正确的字应该是“恒”。

我将有错别字的书页折起一个角。

手帕已经晒干,我把手帕收进衣袖,言律放下手中的《景文集》问道:“清源郡君,你是要摘抄书里的话吗?”

我摇摇头说道:“郎君,这官刻书里有一些错别字,不知道是不是刻字的官员太粗心了。”我把折角的书籍递向言律。

言律说道:“刻字的官员是在避讳前朝圣贤和国朝历代皇帝的庙讳,一些字缺少最后一笔,一些字被刻书的官员替换成其他字。”

我又说道:“为什么官刻的律法书籍和一些坊刻书可以不用避讳这些呢?”

言律回道:“国朝官刻书的刻字避讳,包含国朝史书和部分儒学书籍,那些书籍是天下参加科举考试的儒生必读的,其他书籍朝廷没有过多要求。”我将折角的书页恢复成平整的样子。

言律翻看书籍,他指着“信近于乂”的乂字说:“这个字在唐朝人写的史书里是三笔字,如今这样的刻字,是在避讳太宗皇帝的庙讳,以前有很多地名因为避讳都改了名,去年咱们去过的常州宜兴,‘宜’在唐朝时就是三笔字。”

我问道:“郎君,宜兴的地名以后会改回来吗?”

言律说道:“官家的诏令哪有收回的道理。”

我指着“不常其德”的“常”字说道:“郎君,这个字是在避讳真宗皇帝的庙讳,这个字为什么不刻成缺笔字呢?”

言律回道:“汉文帝姓刘,他在世的大名和真宗皇帝的大名一样,那时的人们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就将那个字改成‘常’字。”

一位个头跟阿爹一样高,头戴獬豸冠,服饰和言律一样的官员和两位四品外命妇走来向我们行礼,那位郡君是之前向县太君索要彩笺的人,那位郡太君是之前站在舒大娘左侧的妇人。

我和言律起身,作揖回礼,官员说道:“小官人,你是住在景龙门街吗?昨日地震演习,下官在街上见过你。”

言律回道:“是,请问官人如何称呼?”

官员回道:“下官叫蒋之奇,人称‘蒋中丞’,下官也住在景龙门街。”

言律回道:“下官叫孟言律,任职中书舍人,这位是‘清源郡君’,她是下官的妻子。”

言律又说道:“那位为病人针灸的女大夫,是下官的娘,她的封号叫‘通议郡太君’。”

蒋中丞说道:“下官的娘叫‘恩平郡太君’,内人叫‘安城郡君’。下官听安城郡君说,孟中书喜欢下官的诗,想要与下官成为朋友,下官的写诗受人肯定,下官也想与你结识,下官在家也写了很多诗,以后孟中书可以常来‘蒋宅’看看。”

言律回道:“唯唯!”

蒋中丞说道:“孟中书,下官以前与苏子瞻在琼林宴相识,下官与他私交甚笃,方才下官听到你提说起常州宜兴,下官是常州宜兴人,苏子瞻与下官有个约定,做官退休后,他要到宜兴养老。”

言律回道:“蒋中丞,下官的娘也是常州宜兴人。”

安城郡君问道:“官人,你和苏子瞻的见闻奴家可以卖不?”

蒋中丞说道:“与下官朋友有关的见闻,都不能出卖。”

恩平郡太君和蒋中丞讲方言,蒋中丞说道:“下官的妈说,你娘治好了她脸上的出汗症,她以前一直觉得脸上出汗多的人命苦,从没想过是一种病症。多谢你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言律回道:“不客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