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八卦之门”,小1的数据库里,详细资料是有的,可因为魂魄修为低,读不出来。
能查阅的资料,仅有一些概述。
随后,小1就消失了,不知道去忙什么。
而罗天,向学校申请了大量的设备,在9个机器人的帮助下,日夜操劳,终于在5个多月后,在铁棚正中央,搞成了一个直径3o米的球形八卦,通过磁力约束,悬浮在离地2o米的空中!
八卦球,由如篮球2倍大小的64节点,以及大腿般大小的中空磁铁(内装电线)连接而成,整体成了一个镂空的大球。
球内有一块直径2o米的圆形中空磁铁板,厚1米,悬浮在八卦球中间往下5米的位置。
大球的正上方,有一部伸缩电梯,人和物可以由这伸缩电梯,到达铁板上面!
大球的正下方,是一个直径4o米的圆形平台,高约5米,下面是密密麻麻的控制设备和电缆线。
硬件设备做好了,接着做监视、控制、记录、分析、评价、推演等软件系统。
可能是目标定得太高了,感觉这软件需要的代码极庞大,自己一个人根本就做不出来。
遂联系小1。
她没有来,而是传送来了一块机器人芯片。
替换了其中一个机器人的芯片,它自称是“小1助手821”,是专做传送门工作的。
然后它就和罗天一起,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软件系统,并且改进了很多硬件设施,以更适应软件运行。
立体八卦之门,终于做出来了!
经过了半年时间不眠不休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果,罗天太高兴了。
他急不可待的,开始试验导师做过的那个出现虫洞的实验。
在导师的资料里,构建传送的虫洞,是通过节点喷发电离子,不断改变球内空间结构来实现的。
当检测到别的地方有这样的空间结构,参数吻合,就是做出了那空间的量子纠缠的结果。
只要能维持球内改变后的空间稳定,就模拟了这两处空间的量子纠缠状态。
在这空间内的物体,就会在另一个空间,通过量子纠缠而生成一模一样的物体,从而达到传送目的。
由于平衡法则的存在,量子纠缠生成的物质,要消耗相应的能量,基本关系为质能方程mc2,也就是说,要纠缠复制生成新物质,就需要庞大的能量,可如果在纠缠在一边质量转换成能量,那另一边就不用额外汲取能量也能顺利生成物质了。
也就是说,在量子纠缠的两头,如果没有相应的能量,并不会产生一模一样的物质,可是一头在纠缠之时,质量转换在能量,平衡法则会让另一头启用能量转换成质量,从而保持总能量质量的平衡。
生命元素和魂魄,也是一种物质,特殊的无形物质,也受平衡法则支配,会自然的在另一头生成的物体里也生成相应的生命元素和魂魄。
导师的这次实验记录得异常的详细,包括各节点通电的顺序、电流大小,球体转动的方向与速度等等……
导师做的球只有直径3米左右,而罗天做的球直径达3o米,计算结果是要节点发出11。83675865倍大小的电离子强度!因为在发射过程中,有无用功的存在,所以不是1o倍的关系。
终于开始实验了!
罗天在控制端的电脑上,输入了有关参数,硬件系统就开始运行起来,八卦球也转动起来,而且越来越快,最后快到完全看不到八卦球了!
当达到了与导师一样的条件,意想之中的虫洞并没有产生!
试验彻底失败了!
见到罗天一副丧气的表情,821解释,是对方那个空间在一直变化之中,现在变成了什么样的,只有到了那里,才能记录到空间发展的参数,才能成功建立一样的空间。
也就是说,导师得到的那几个空间,都是以前的空间,只是曾经存在过,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全新的空间!导师的试验结果都一无用处了!
罗天只好反复大量的去做试验,如大海捞针那样无目标的去乱试寻找。
约1o分钟能找一次,一天能找144次,可是找到的,全是虚空的空间。宇宙空间太庞大了,物质占比极小极小,比不上蓝星大气层里的灰尘!显得异常的空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