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仲山就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发红的脸庞上满是激动的神情。
黄老师看到他这反应,反而不急了,走的不急不慢。
他先和蔼地对杨殷笑了笑:“小殷,这有一个老家伙想要和你打个招呼。”
仲山连忙整理本就整洁的白大褂,脸上也装出来比较高冷的神情:“你好,我是仲山,你可以叫我仲叔。”
杨殷点点头,叫了一声:“仲叔。”
寒暄到此结束,仲山用眼神示意黄老师不要墨迹。
他接受到后,很无语地将摄像头对准了杨殷放在石桌上的箱子上。
几乎就在这一刻,仲山彻底绷不住装出来的高冷,都破口了:“草(一种植物),特么,真是龙凤团茶!”
“哎哎…”
黄老师不乐意了,摆摆手,一脸你怎么质疑我判断的气愤表情。
此时仲山也顾不上他了。
他的眼神里满是火热,连带着看杨殷,愈发的温柔:“孩子,这龙凤团茶你知道乃是何人所制吗?”
要知道及至朱元璋的天下安定之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下诏罢造龙团,导致那时的龙凤团茶遂成了历史的绝唱!
因为失去了它的欣赏者,昔日茶园一片凋零。
又经过数百年,连制作龙凤团茶的工艺都失传了。
所以唯有一种可能:有人掌握了龙凤团茶的工艺!
要知道龙凤团茶一斤八饼,制作工艺精湛绝伦,采、拣、蒸、榨、研、造、焙、藏、程序多而繁琐得令人瞠目结舌。
单单是团茶上的龙凤纹饰,就巧妙精细得让人叹为观止,古人形容“龙腾凤翔,栩栩如生”
“这茶,是两年前我父亲琢磨出来的。”
杨殷不卑不亢,清朗之口的少年音让黄老师他们大惊。
“不可能!”
仲山惊得胡子都被吹起来了,他当即一口回绝,那杨修应是只有三十岁的年龄。
这么年轻怎可能参透连博学多才的茶师都制造不出来的龙凤团茶?
杨殷也不恼,他把包裹着龙凤团茶的袋子粗鲁地拿了出来,放到了一边。
砰的一响,声音过大,看的黄老师肉疼。
可贵的,小祖宗你倒是轻点啊!
紧接着他连同着视频中的仲山一起看到箱子底下露出了一本发黄的书皮子,上面写着茶录。
《茶录》?!
!是蔡襄所制的书籍!
里面收录着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而这些正是茶师所缺少的。
要知道他们现在收集到的《茶录》是复印过的。
可观其这书籍外封面的发黄以及富有年代的破旧痕迹。
不难看出这本书存在已久…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这是《茶录》的原稿!
黄老师的神色已经麻木了,他们好像不该进入这个地方。
这下可好,知道了这么多秘密,会不会被杀人灭口?
仲山可不知道黄老师的奇葩老回路。
此时他强忍着内心的激动,一双本就不大的眼睛凑近镜头时整得特别大。
杨殷很满意在场所有人的表情,他的声音不自觉地跟着提高。
如同小大人般,出口就让人觉得教养很好。
“我父亲就是根据这包残留的茶渣,外加上这本书籍,来制造出龙凤团茶的。”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