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有关的事情。
这从个体来讲,是生命力的表达在寻求对象。也就是说,自我实现,工作,忙碌,本身
是人的高层次需要,仿佛温饱、安全、爱是需要一样。从群体而言,也是释放群体内部紧张
的一种方式。世界上没有第二种动物像人类这样以如此之大的规模常年聚居。由生存空间的
相互交叉、相互侵入而造成的紧张,如果不能成功地被引导向群体外部(如部落间战争),
或者被有组织地聚集于非生物性的对象(比如石建筑),难免对群体构成不稳走的威胁,而
这种既符合个体需要又符合群体需要的根本趋势,也正是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根本动力
之
人若不是把动物用来休闲的时光和精力用来忙碌,何来文明?
为了第一需要
当我们看到玛雅人留下的那么多庙坛、球场、观测台,不禁会想象与我们一样的同类生
物是如何胜任这样巨大的体脑劳动的,他们的饮食起居有没有特别之处。最简单他说,他们
以什么为生,吃什么?
回答是玛雅人食物的80%是玉米,各式各样的玉米。相应地,玉米种植也就几乎是玛
雅农业的全部。
在建筑、雕刻、文字、历法等方面都有超凡造诣的玛雅人在农业发展上特别迟纯吗?如
果这么说,则着实有些冤枉了他们。玛雅人至今仍沿用着3000年来基本不变的农业模式:
种玉米。但这得归因于他们居住的这片草木繁盛、石灰岩居多、土层低浅的热带雨林土地。
今天,玛雅人用铁制的工具取代了以前的石斧尖棒,但耕种方式和工具仍然局限于祖宗
留下的老规矩。先伐木,后烧林,再播种,然后每年变换玉米地的场址。使用的工具是淬火
的尖头植种棒(xul),石斧(bat),还有用来装玉米种子的草袋(chi)。
那么,为什么没有其他方式或用具适应玛雅人这片土地呢?第一,此地土层很浅,一般
只有几英寸深,间或出现一些小坑,也不过一、二英尺深而已,而且实为罕见。再者,当地
天然石灰岩露出地表的情况很多,无论你用什么农具翻土,犁、锄、铲、锨、耙,都是白搭。
美国一些农业专家前去实地考察之后也不得不承认,玛雅人的方法就是最佳选择。如果把现
代农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