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转眼立秋就过去了半个月。这个时节的并州毒日头应该还很厉害,边城已经开始凉爽起来。
自从林潭带兵离开营地,李青文便开始掰着手指头算日子。
刘家兄弟每日去地里,他们发觉有些高粱穗子已经干了,招来许多鸟儿啄,便用镰刀割下来。
这样的还不少,一个半天能背回来好几个篓子,这些高粱穗子明显比别的小,颜色也稍微浅淡一些。
为了不日日惦记江淙他们,李青文也背上了篓子下地,把这些先熟的高粱弄回来。
有些人对这些小穗子可惜,李青文不这样认为,早熟有早熟的好,尤其是在边城这种地方,不管庄稼长的多么好,多么茂盛,要是一场霜雪下来,全部冻死,还不如这种产量少但早熟的。
能进仓库的粮食才是能吃到肚子里的。
他这样想,特意还把这些早下来的高粱单独搓粒子,准备留种。
李茂群和刘家兄弟也觉得有道理,边城和杨顺村不一样,这里就算少产点,但地多,粮食的收成也很惊人。
刘家兄弟的地挨着郭大永他们的,去看地的时候,不免会瞧见他们的。
可能是今年一直忙着挣钱了,他们的地没咋好好收拾,杂草多,有的都到腰那里了。
李茂群他们顺道看到草给拔了,一走一过,每个人薅了一大抱的草。
郭大永他们原本正在给流犯盖房子,看到李青文他们回来,纷纷问江淙的事情,李青文强做镇定的说了两句。
他们中有人一直盯着刘家兄弟抱着的草,问他们地收拾的恁干净,咋还有这么多草。
刘老大说是在你们地拔的,郭大永听了微微叹气,他也知道,这一年没咋在地里用心。
同样都是今年春天开荒的,刘家兄弟俩的庄稼比他们的高出不少。
不管咋遗憾,人终究只有两只手,能干这个就做不了那个,想从流犯手里赚钱,就得把地扔一扔。
想到兜里的银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干活。
周丰年本来就是来边城避祸的,能混一天是一天,林潭离开后,营地的事情暂时交到他手里,他的两个侍卫倒是忙起来了。
普句人现身在几百里开外的森林,离营地说近也近,说远也远,得加紧防御。每天都有几十名官兵骑马在营地周遭侦查,其他流犯也听说了,惴惴不安。
李青文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守着周丰年身边,这样就能最快的知道消息,但他还是忍下了。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杨树村村民,一样眉头紧锁。
今天开春和入夏时,雨水很足,庄稼长势喜人,有人说是难得的丰收年。
才说完,之后就只下过两场将将能打湿头发丝的雨。
庄稼后继乏力,豆子和谷子顶破大天能收个六成,高粱好些,大概能得七八成。
明明粮食歉收,官府却不上报灾情,今年的税粮和往年一样,这让各个村子的百姓睡不着觉了。
李茂贤和李青宏还没到家时,在拢北城到范阳城的路上,就看到路边的庄稼有些旱,到了拢北城,卖东西时候,听到不少人说今年收成不行,他们心里就觉得不妙。
卖完东西,把银子和信分别托付商队送去京城,父子俩往回走,沿路听到了许多庄户人抱怨,李茂贤途中多次下车,去田里挖了点土,厚厚的一层都是干的。
果然,回到家后,发现村子的地里也是旱的。
姜氏生了个丫头,陈氏十分高兴,家里的小子孩儿太多了,可算是来了闺女。
李茂贤和李青宏回来后,家里一下热闹起来,爷俩把边城的事情讲了,陈氏和姜氏听的津津有味。
她们只遗憾自己不是男人,要不然也要去看看,瞧瞧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的树,那么多的草还有那么多的兔子。
一家人团聚是最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歉收的阴云一直笼罩在头上。
李茂贤到家后看到了好几封信,李青卓从京城送回来报平安的,有程年明给他的回信,信中说收到了甜高粱种子,今年种完再来信细说,以及家中的种种事情,自然是报喜不报忧。
秦林的信最厚,看完后,李茂贤一直皱着眉头。
离县那边旱情更重些,秦林他们从京城回去后,已经在筹集赈灾的粮食,他在心中叮嘱李茂贤多准备些存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