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陈涯,花名白玉京,是你师叔。”
陈涯笑了:“老杨,什么花名,那是我的笔名。”
“写研究性文章还要什么笔名?那就是花名。”
“你就是羡慕我这个名字受欢迎,你要是想钓小妹妹,你自己也起一个去。”
“胡说八道,幸好你嫂子没回来,她在你可别瞎说。”
陈涯眼睛一亮,从茶几下面抽出一个盒子:“普洱?好东西啊……”
杨昌硕扑了过去:“这是没开封的茶饼,你别动……”
“掰一半不过分吧?”
“上次我那瓶xo你也是这么说的!说着就给我干完了!”
“你没喝?……”
“……”
最开始杨校长介绍方柏时说,她是个“很有前途的年轻人”的时候,方柏心里还有点不高兴。
因为怎么看,眼前这个年轻人,年纪都比自己小。
可等他介绍了陈涯身份后,她就没有意见了。
她不敢有意见。
那可是白玉京。
说起白玉京这个名字,整个学术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其最为着名的事迹,就是发表了“十二篇五册”。
所谓“十二篇五册”,指的是十二篇论文,以及五本小册子。
这十二篇论文,涉猎范围之广,令人瞠目结舌。
其中包括激波、可控核聚变、肿瘤靶向药等各方面。
由于其研究方向偏向于应用,现在对其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运用进行得如火如荼。
据自己那个丈夫传来的小道消息,因为其研究成果,国家的导弹直接进化了两个世代,领先全球了。
而另外那五本小册子,倾向于社会人文科学层面,其中一些新奇理论令人叹为观止,国外一些大学甚至还有专门教席研究他的这些理论。
而这些科研成果的署名,统统都是“白玉京”。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方柏都认为,“白玉京”是一个团队,甚至是几个团队。
因为个人是不可能在如此多方面全方位开花,同时在各方面都还做出了显赫成果的。
而现在,杨校长居然明确地说,他“就是”白玉京。
如果杨老的表述没问题,同时她理解得也没有错的话,那这就意味着,白玉京,就是眼前这个过分年轻的男生。
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整个学界恐怕都会惊叹。
另外,她还敏锐地觉察到,陈涯对杨老的称呼。
对杨校长,别人都会尊称一声“杨老”,独独他这么特别,直接叫“老杨”。
杨校长虽然性格像个老顽童,很能融入年轻人当中,可也从来没有年轻人敢这么称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