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剑舌与枪唇,
坐卧风轮又火轮。
不作中山长醉客,
除非绛市再苏人。
赭衣苴履非吾病,
厚地高天剩此身。
老去头衔更何有?
从今只合号罢民。
在当时形势下,钱谦益有自知之明,凭他一人之力,要想翻案,难乎其难,不得不托人情、通路子。他先是托他的座师孙承宗之子求援于司礼监太监曹化淳。这是因为,他曾经为前任司礼监太监王安写过碑文,而曹化淳出于王安门下,彼此之间有一点交情。曹化淳为人还算正派,得知钱谦益的冤情后,决心尽力营救。而后,钱谦益又托密友冯舒求援于冯铨。冯舒结连三天拜访,都见不到冯铨,第四天二更时分才得以会晤。冯舒刚要开口,冯铨就直截了当地说:&rdo;钱谦益的事,我都晓得了,如今己不妨,你可回去,教他安心。&ldo;
事情的转机果然出现了。温体仁得知曹化淳在插手此事,指使陈履谦捏造钱谦益&rdo;款曹击温&ldo;(拉拢曹化淳打击温体仁)的匿名揭帖,义要王藩出面自首,诬陷钱谦益出银四万两求助于曹化淳。这一下弄巧成拙,激怒了曹化淳,当即主动向皇帝请求清查此案。这样曹化淳有了奉旨清查的名义,可以无所顾忌的大力追查,终于查清陈履谦父子的罪行,把他们逮入东厂。他与东厂太监王之心、锦衣卫掌印指挥吴孟明一起,突击审讯。陈履谦招供张汉儒如何起草诬告钱谦益的状子,以及他们父子二人如何捏造&rdo;款曹击温&ldo;揭帖等情节,并且招供,所有这些都是温体仁&rdo;一手握定&ldo;。
皇帝获悉这一审讯结果,猛然省悟:&rdo;体仁有党!&ldo;他先前之所以宠信温体仁,就是因为他在朝廷中&rdo;无党&ldo;,现在看来远非如此,结党营私是他最深恶痛绝的。于是痛下决心,除掉眷顾了八年的宠臣。
此时的温体仁正在沾沾自喜,在由他拟旨逮捕钱谦益、瞿式耜之后,以为胜券在握,义一如往常那样,每每欲兴大狱之时,必定称病休假,聚集党羽策划于密室:到大局已定,才谎称病愈复出,造成他与此案无关的假象。这一次,他又如法炮制,住进了湖州会馆一面静候佳音,一面假意显示清白,向皇帝&rdo;引疾乞休&ldo;。
皇帝对温体仁结党营私有所察觉,决心除掉温体仁。因此,当温体仁一手提拔进入内阁的张至发在温体仁的&rdo;引疾乞休&ldo;奏疏上票拟好谕旨呈进时,便毫不犹豫地提起朱笔,抹去张至发的票拟,批了三个大字:&rdo;放他去!&ldo;
正在湖州会馆悠然自得吃饭的温体仁,听到&rdo;放他去&ldo;的圣旨,大惊失色,完全出乎意料,一慌张,筷子掉到了地上。
京城百姓得知这个消息,欢声雷动。这时正是崇祯十年六月,距温体仁崇祯二年六月入阁,虚度八年,十足七年。
次年,温体仁病死于家中。
崇祯皇帝接到讣闻,觉得有点可惜,特地下旨,赠与太傅头衔,谥号文忠。&rdo;崇祯皇帝遭温了&ldo;,竟至于如此,罢温体仁的官,只是由于他&rdo;有党&ldo;,并不怀疑他的&rdo;朴忠&ldo;,所以死后还要追谥&rdo;文忠公&ldo;。无怪乎明朝的遗老遗少要慨乎言之,对于温体仁这样的奸臣,皇帝始终以为他是忠臣,不亡国才怪呢!
力挽狂澜的失败者:杨鹤、杨嗣昌父子
明朝临近崩溃的崇祯时代,内外交困,一切全乱了套。崇祯皇帝当然想力挽狂澜,朝廷中一些干臣也想为皇上力挽狂澜,为此而不惜身家性命,无奈时运不济,统统以火败而告终,成了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杨鹤、杨嗣昌父子便是其中之一。
崇祯初年,陕西的黄土高坡上民变蜂起,高举造反大旗的义军,搅得当局人仰马翻。
朝廷上千惊呼&ldo;流贼猖獗&rdo;,陕西三边总督武之望害怕承担渎职之罪,畏罪自杀。一时间陕
西成了一个火药桶,官僚们视为畏途,没有一个愿意继任武之望留下的空缺。吏部会推杨鹤
出任陕西三边总督,杨鹤不是贪生怕死之流,毕竟一介文人,从来没有带兵作战的经验,有
点犹豫不决。
杨鹤,字修龄,湖广常德府武陵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604年)进士,由知县升任御史,因上疏言事过于直率而遭忌,引疾辞官而去。天启初年,他出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不愿同流合污,魏忠贤借口&ldo;党护熊廷弼&rdo;,把他除名。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皇帝清除魏忠贤&ldo;阉党&rdo;,拨乱反正,恢复了杨鹤的原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为了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他向皇帝献策:图治之要在于培养元气--小民元气、封疆元气、士大夫元气。这话绝对不错,却引起善于党同伐异的朝中大僚的反感,决计把这个特立独行的杨鹤排挤出中央政府,推举杨鹤出任陕西三边总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笼的。把一个负责监察人权的高官凋到陕西去平定&ldo;流寇&rdo;;显然用非其才。杨鹤也以为自己没有&ldo;勘定祸乱&rdo;之才,向皇上推辞。
崇祯皇帝鉴于无人肯挑这付重担,不同意他推辞。为了显示对这项任命的重视,皇帝特意召见了他,询问他有何&ldo;平乱方略&rdo;。杨鹤对陕西的情况一无所知,只得泛泛而谈:&ldo;清慎自持,抚恤将卒。&rdo;杨鹤为官一向清慎白持,但不懂军事,他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御史,但难以成为称职的战时总督。皇帝要他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是用其所短,弃其所长。杨鹤在陕西的失败,朝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