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宋瑾示意他暂停一下,接着她举起两只手,“这种化学突触就像我们把两只手握成拳头,相互靠近。一个拳头是突触前膜,另一个是突触后膜,中间的空隙就是突触间隙。”
比划完,宋瑾示意刚才的学生继续说。
“突触前膜的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然后作用在突触后膜上。接着突触后膜被激活或者抑制,然后进一步级联下一级反应,就这样一级一级形成神经元网络,参与各项生理反应。”
这位学生说完后坐下。
宋瑾接着补充,“这只是最经典的一种传递信息方式,还有电突触、缝隙连接等。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化学突触中的神经递质。根据你们查的资料,现在大家说一下抑郁症患者脑内有哪些神经递质发生了变化。”
“五羟色胺”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
教室响起此起彼伏的声音。
同学们各抒己见了会,宋瑾适时开口,“我们一一详细讨论,先说五羟色胺。”
“抑郁症患者分泌的五羟色胺减少,导致食欲减退、失眠、抑郁等症状。”有学生回答。
其他人补充:“由于它的分泌减少,这样突触间隙发挥作用的五羟色胺就少了。由于递质发挥作用之后会被突触前膜再摄取或者被突触间隙内的酶降解,所以目前临床上有一类药物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通过使用抑制剂,使得递质不那么快被降解,维持突触间隙内五羟色胺的浓度,从而缓解症状。”
“很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的原因。只有认识它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研究治疗手段。”宋瑾适时总结。
整堂课就在这样讨论的氛围中来来往往。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涨,宋瑾时刻把控讨论的氛围与方向,并适时总结和纠正一些观点。
这堂课下来,她又出了一身汗。但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
下课后,宋瑾擦了擦黑板,把电脑关机,准备回实验室。
这时有学生过来跟她聊天,“老师,我好喜欢上你的课。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在上面照着ppt讲,我肯定在下面埋头睡懒觉。现在这种模式,我都不好意思睡觉。”
宋瑾笑着说,“上我的课没有压力?”
“还好,就是平时需要多准备点,否则就没办法参与讨论,跟个傻子一样。对了,老师,我能提一点建议吗?”
“可以啊,你说。”宋瑾把电脑放进包里。
“其实我周围有得抑郁症的人,我想跟他们说一些相关知识,但他们很难听懂。所以想问问您手上有没有靠谱的公共资源分享,比如公众号或者微博博主之类的。”
宋瑾动作顿了一下,接着说,“我回去找一下,过段时间整理之后跟你们说。”
“好的,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