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卫华第二天走的,因为苏卫民请假送他去县里,所以还搞的挺热闹。
之前苏青玉就和大家说过了,苏卫华不当工人了,是因为想念书,没想到现在还真的送去念书了。
还有人找陈爱兰打听,咋就把孩子送去念高中了。当工人多好啊。
陈爱兰当然不能说是用招工名额换的,就算是这么回事,那也不能直说,就道,“队里见我们家爱华舍己为人,成绩也好,就给他奖励这个名额了。咱也觉得好,读书没啥不好的。念完书回来,没准厂里还招工呢,到时候不考的更好吗?”
苏青玉就比她会吹牛了,队里人问她,她就道,“我们家卫华想念书,我当然是支持啊,这样以后才有机会考城里工人啊。”
“啥,念书还能当城里工人?”
和她打听消息的老婶儿惊讶道。
旁边的看热闹的社员也惊讶了。
苏青玉道,“那可不,你看看咱公社里那些新一代的年轻干部,是不是都是念过高中和工农兵大学的?这说明啊,选干部不止思想好,那也是要会念书的。咱苏家屯大队家家户户都是贫下中农,咱思想肯定是好的,背景肯定是清白的,就差个学历。只要念了书,以后不多的是机会?城里那么多厂子都缺人呢。”
“城里有这么多机会,你们咋还来农村啊。”
“这就是国家对于咱们农村的照顾啊,咱们来农村那是为了建设祖国。不为了建设祖国,还能为了啥?”
农村的同志还真不知道为了啥。但是苏青玉从城里来的,还有本事,又是他们苏家屯的人,所以他们还是很信任苏青玉的。
苏青玉也不会告诉他们,城里的岗位确实供不应求,但是美丽的谎言还是要说说的。毕竟几年之后,工作岗位也会多起来的。
大伙儿还是头一次听到念书还能进城的事儿,都围着苏青玉,让她讲讲城里的事儿。
苏青玉就说了一些城里工人和干部的生活状态。
比如说就算在城里工厂,这念书和没念书的,那也是不一样的。工农兵大学出来的学生,那都是在办公室里坐着的,每天写点字,喝点茶,看看报纸。中学高中毕业的工人就不一样了,都是要上机器的。所以说啊,这同样是工人,念书多少和待遇都是挂钩的。
“城里我就不说了,咱就说这大队干部吧,哪个不是因为能写会算才去当干部的?”
社员们心情复杂,老一辈的人,念书是极少极少的。
当初选干部的时候,也是选了能写会算的。
但是因为岗位就那么多,所以他们也没觉得念书有多大用处,位置都被人占了,再念书又有啥用呢。
苏青玉道,“你们说,咱农民同志,这除了念书,还有啥机会改变命运?该念还是得念。念了书还有机会当干部当工人,这不念啊,那就啥可能都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