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内,李恪即将赴任梁州,特来辞拜李治,君臣二人眼里都有对对方的不舍。“三哥,此去一路珍重,朕期盼你能治理好梁州,造福于梁州百姓。”李治拉着李恪的手,郑重地嘱托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替陛下治理好梁州,臣不在的日子,还望陛下保重龙体,臣虽远在外地,但仍会时刻为陛下和娘娘祈福,但愿娘娘能早日诞下龙子,以继我李家江山社稷。”李恪讲完,李治眼神里却有一闪而逝的愧疚,要不是褚遂良他们极力阻止,自己又怎会将吴王外放到梁州去。“吴王放心,杨太妃朕定会替你照顾好的。”唯今,李治能为李恪做的,也只有照顾好他的母亲了。“臣谢陛下恩德。”“陛下,臣有一言,还望陛下纳谏。”李恪突然说道。“王兄请讲。”李恪长舒了一口气后,随后说道:“大权还是要掌握在陛下自己手里。”李恪说完,不再多言。李治当然知道李恪想说什么,他无非是想说太尉和宰相他们权力太大了,已经严重威胁到皇权了,这李治如何能不知道。“朕自有主张。”李治看着李恪,认真地说道。“那臣就此拜别陛下了。”说罢,李恪行礼后退出了太极宫。看着李恪离去的背影,李治握紧了拳头,他的内心已经下定决心,准备着手打压权臣的势力,稳固皇权。李恪离开太极宫后,又去拜见了自己的母亲杨妃。面对这个结局,杨妃也颇为无奈。“儿啊,你的姨父已经尽力了,你千万不要怪他,没有他的话,我们母子将来恐怕生死难料,只要有陛下和你姨父在,我们母子迟早会团聚的。”自从丈夫和母亲离世后,杨妃只能孤苦无依地居住在深宫之内,而李恪也成为了她心灵唯一的寄托。“母亲,我感激姨父还来不及,怎么会怪他呢,母亲放心吧,要不了多久,恪儿就会回到母亲身边,长孙无忌横行霸道,这是玩火自焚,我看得出来,陛下已经对他心生不满,长孙无忌迟早会被陛下遗弃的。”“嗯。”杨妃点了点头。“这样也好,你先在外面待几年,至少安全是有保障的,你放心去吧,有陛下和你姨父一家在,母亲不会有事的。”杨妃抚摸着李恪,走也要让儿子放下牵挂。告别完母亲后,李恪又去向邓宏一家辞行。或许是子嗣少的原因,义宁对这个外甥更是万分不舍。“恪儿啊,此去一路保重,等再过些时日,你姨父一定会想办法求陛下召你回来的,我等着我们一家团圆的那一天。”“好。”李恪紧握着姨母的手,万分不舍。“去吧。”邓宏挥了挥手。“姨父,李恪告辞了。”说罢,李恪起身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带着随从往梁州而去。次日上朝,少了吴王的影子,宰相褚遂良他们就像打了胜仗一样,因为陛下服软了,他们在朝中的话语权就更大了。下朝后,李治满脸委屈的来到了皇后的寝宫。“陛下,你这是怎么了?”皇后见丈夫如此模样,遂问道。“先帝果然说得对,这些个门阀士族果然是想凌驾于皇权之上,朕有负先帝重托,连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不了,朕这个皇帝当得还有什么用!”李治说着说着,委屈的钻到皇后怀里哭了起来。皇后紧紧抱住李治,不停地安慰他。“陛下莫要心急,自古以来,稳固皇权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陛下应该慢慢来,这也是一种锻炼,陛下要成为一位真正的君王,这是必走之路。”自从当了皇后以后,舒欣变得更加的温柔贤惠,渐渐有了母仪天下的姿态。得到了皇后的安慰,李治浮躁的内心渐渐安静了下来。他摸着皇后的肚子,眼神中带有一丝遗憾。皇后也察觉到了李治的眼神,可她又有什么办法。夫妻二人结婚已有数年,可皇后却迟迟没诞下个龙子,如今,李治已经登基一年多,可太子却迟迟未立。这并非李治没有子嗣,事实上,如今李治已经有了庶长子李忠、许王李孝、杞王李上金,还有萧淑妃生下的雍王李素节。但无一例外,这些皇子都是庶子,比如李治长子李忠的母亲更是身份卑微的宫人,立他为太子,别说李治不愿意,满朝文武更不会同意。可随着皇帝的登基,太子迟迟未立,大臣们也开始心急了起来,有的人甚至建议将李忠过继给皇后,立李忠为太子,但这却被李治果断的拒绝。“皇后,要不我们去寺庙上香,祈求佛祖早日降下龙子你看如何?”李治认真地看着皇后。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希望舒欣能怀个一儿半女,但却始终没有如愿,舒欣对此也常常感到自责。“嗯。”皇后点了点头。李治激动得立即命令太监去准备。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来人啊,立刻去通知感业寺的僧尼,明天朕要携皇后亲自去寺庙上香。”这感业寺乃是皇家禁苑内的寺庙,专门供皇室拜佛上香所用,距离近,也很方便。“皇后啊,祈愿这次佛祖能够显灵,降鸿运到你的身上,如果能够诞下龙子,朕当即就召集文武百官,立我们的孩子为太子。”李治牵着皇后的手激动地说道,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那如果不是龙子呢?”经李治这么一说,舒欣都有点担忧了,生男生女这种事情,自己又如何能够决定。“不会的,一定是龙子,朕有预感。”李治笑道。见皇帝如此料定,皇后也不好扫了他的兴。次日,皇帝亲携皇后前往感业寺求子拜佛,文武百官大多相随,都想一同前往沾沾贵气。与此同时,感业寺内,一个长得美貌清秀的僧尼正坐在佛前祷告。“明空,今日皇帝陛下要携皇后娘娘前来寺庙上香,大家都去前院准备了,你还坐在这里干嘛。”一旁的僧尼见明空还在坐禅,遂提醒道。“皇帝陛下?”听闻皇帝陛下今日要来寺内,这位法号叫做明空的僧尼强忍内心的激动,拿出携带的小铜镜照了照自己的脸颊。相貌还是那么美丽,只可惜……明空摸了摸自己的头,内心感到了无比的失落。喜欢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