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
董恒拿出早就起草好的任职诏令,交给旁边的宦官。
“中书令,蔡邕担任。”
“侍中,贾诩担任。”
“尚书令,暂由董恒担任。”
“吏部尚书,诸葛亮担任,户部尚书,庞统担任,礼部尚书,陈群担任,兵部尚书,陆逊担任,刑部尚书,李儒担任,工部尚书,刘晔担任。”
“各部侍郎,日后再议。”
宦官一气将任职诏令念完,担任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有江东的,也有曹操曾经麾下的人。
总之,有能者担之。
荀彧可惜,不愿意归降。
周瑜无心为官,要守在孙策的墓旁。
法正不为所用,不然这六部必然有一个位置。
“综上,可还有异议?”
“回陛下,我等皆无异议。”
贾诩,诸葛亮等人本就赞同董曜改制。
没了阻碍,他们哪里会有异议。
陈群,刘晔二人很是意外。
他们作为曹操那边过来的,本以为不受重视。
却没想到,董曜很看重他们,甚至与诸葛亮,庞统一般。
若是他们没有理解错,这六部之职,应当与九卿差不多。
“父皇……”
众朝臣散去,董恒留在大殿内,支支吾吾,说不出个话来。
“你是想问我今日为何殿上弑杀臣子?”
“是,儿臣并非觉得父皇这般做有错,只是会污了父皇的名声。”
作为开国之君,董恒不想父亲受到后世之人的非议。
这样做,很大的概率与暴君扯上关联。
更有甚者,有人会为了抹黑而抹黑。
“你都觉得我没错,其他人又会这般觉得?”
还是那句话,董曜不在乎什么骂名。
反正他都死了,什么也听不见,看不着。
随便骂,只要自己活舒服了就行。
“今日我大殿弑臣,皆是为了你。”
“三省六部之后,你即位的路也会好走许多。”
“我会在活着的时候,为你披荆斩棘。”
董曜拍了拍董恒的肩膀,这可是他的亲儿子。
不为他着想,又该为谁着想?
“父皇!”
董恒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动,似一股暖流在他的心间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