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大师有所不知,闽州瘟病横生,姜家全族决定,将这些佛像、佛骨拍卖所得金银。”
“一两不留,全部捐给闽州,用于救治受灾百姓!”
“户部王大人在此为证,拍卖会当场结算佛门拍卖所得,姜家连手续费都不留,这些货物的买进费用,亦有姜家来出!”
“另外,这舍利子并非姜家所有物,而是有人托拍卖行在此拍卖。”
“同样,不管拍出多少金,姜氏出同等金给买家,再场所拍的金子全部用于赈灾!”
此言一出,和尚们瞬间安静下来,他们还能怎么说?还能怎么耍赖?人家可是为了传佛慈悲,将足有万金捐给闽州啊!
那王大人喜的差点跳起来,闽州要赈灾银的折子,快堆满一桌子了。可国库空虚,他也没办法啊!
有了这万金,可算解了燃眉之急。
而一号包厢的皇上,更是少有的出现反应激动,看姜宏的目光充满赞许。
当场道:“姜家此举大善!来人,取笔墨。”
很快,皇帝亲笔,赐姜宏‘义商’之匾额,就挂在拍卖行上。有了这个匾额,以后拍卖行怎么赚钱,别人也不敢说嘴了。
同时皇帝也发现了拍卖的有趣之处,当即解下自己的一块玉佩,还有一把折扇。
对姜宏道:“朕这两样物件,现场拍了,加到闽州赈灾金中。”
皇后也跟着凑趣,取了一个玉镯、一根翡翠发钗、一块禁步紫玉环:“本宫也为闽州百姓,略进绵薄之力。”
在场的士族勋贵,或者不稀罕皇帝皇后的东西,这东西拍回家只能供着,也就有个好名声。
可他们实在不缺御用之物来沽名,但现场的富商就不同了,他们缺啊!
这家中要是有皇帝的扇子,皇后的发钗,凡是跟‘皇’沾个边,那就是无上荣耀啊!
更何况人家皇上皇后就在现场坐着,你总得给个面子吧!
这东西要拍的还没有佛像贵,那皇帝的脸面都掉没了。
很快富商们都抢疯了,拍卖会现场出现最为热烈的竞价场面,一把扇子拍到三千金,一根发钗拍到两千金。
皇上的那块玉更不得了,直接拍到一万金!
在这里金、银已经不是货物,不是钱,而是一串数字。
沈冬素前世听说富豪们的慈善晚会,啥玩意都能拍出天价。跟某巨富吃顿饭,也能拍出一长串零的金额。
现在看来,那还是小意思。这跟‘皇’沾边的东西,才叫值钱呢!
有了拍皇上皇后东西的热烈气氛烘托,在场来客好像被点燃了一样,后面不管拍什么,都有很多人竞价。
后面的精酿酒、紫竹器、皮料、宝石原石、名茶、药材等等,都拍出比市面高几倍的价格。
沈冬素一开始还能算,后来就算不过来了,她笑问凌墨萧:“王爷去幽州是不是很缺金子?”
“……一举赚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