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文化差异,就想说说《最后的女神》后期的剧情。从小到大,无论是看课本还是亚洲其他国家作家写的书,大部分挂念都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剥削我们的原材料与劳动力”,就连我父亲都说“‘世界工厂’这个称号中国背太久了。总不能一直把成品留给别人,污染留给自己吧”。所以我一直认为西方人都是又聪明又奸诈的。但到了欧洲,我发现西方人的思想却和我们完全不同。因为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不论是在英国还是在德国,只要学经济,中国就一定是个非常值得大家研究的课题。还记得大二的时候,英国的教授对我们说的一句话让我一直印象深刻:“中国主宰着生产市场,他们如果停止输送劳动力,停止制造商品,那我们基本上就完蛋了。听上去很可怕,对不对?”那时候,我才,法瑟把安安送走,流泪说着“安安,再见了”这一句时,我在阴森森的夜晚一个人哭起鼻子来,哭了好一会儿又继续爬起来用冷漠的表情把后来的几句话打完,打完了以后又继续趴着哭……记得是谁说的来着,女性最难嫁的职业里,第一名就是作家!我觉得这种疯狂的姑娘别说嫁人了,就是家人都会被吓着吧!瀑布汗……(纸,你下次别搞笑了,你一搞笑让我们彻底失去了看书的情绪啊,纸!纸:我没有在搞笑!)大概是因为这本书和三角恋《奥汀》不同,是一对一的爱情,我能花更多心思和笔墨去描写两个主角,矛盾也在他们的羁绊上,所以对安安和法瑟,我都有很深的感情。至于安安这个丫头嘛,她的个性和思想改变分很多个阶段。重读《最后的女神》全文作最后调整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我最喜欢她的阶段居然是chapter39里放弃了功夫开始当普通上班族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有同感呢?虽然后来又被出现的法瑟打回原形变得有些笨,但总觉得上班的安安比以前成熟理智多了。例如像她和小柔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哭的情节,这完完全全不在我的小说提纲之中。半夜三更写一写就变成这样了。人家常说“小说人物经常会不受作者控制,自己发展剧情”,看样子是真的。作者给了他们一个躯壳,他们却有了自己地灵魂,就像在我们身边一样。写到这里差不多该收笔了。最后,谢谢你看完这个故事。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能有幸为你讲下一个故事。——天籁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