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唐太宗李世民时空。
李世民看完这段光幕,心里已经对建文去向有了见解。
但是,李世民并没有说出自己的见解。
李世民反而想借此,来考究一下自己的太子李承乾。
于是,他问太子李承乾:
“承乾,你也看到光幕所说,你认为这个朱允炆,到底死没死。”
李承乾沉吟片刻,说出了自己对于此事的见解:
“父皇,儿臣认为,这个大明建文帝朱允炆,应该是死了。”
李世民:“哦,何以见得,光幕上可是写着他下落不明啊,你为何笃定他死了呢?”
“回父皇,儿臣认为,这朱棣不是朱允炆这般幼稚无能的人,怎么可能让朱允炆下落不明呢?”
“儿臣倾向认为,朱棣定然秘密派人杀了朱允炆,然后再对外宣传朱允炆下落不明。”
李世民:“是吗?如果按照你所说,那为什么朱棣要杀了朱允炆,还要对外宣传朱允炆下落不明呢?”
“儿臣认为道理也很简单,就是朱允炆必须死,但不能让天下人知道,朱允炆是死在朱棣手上。”
“因为,这朱棣虽然实际是谋反,但打的旗号是清君侧。”
“因此,朱棣可以处死任何一个建文臣子,但唯独没有任何名义,可以明面杀掉朱允炆。”
李世民:“继续说下去。”
“既然朱棣想要继位,那建文帝朱允炆就必须死,但问题朱棣又不能在明面处死朱允炆。”
“所以,方法最后只剩下暗杀朱允炆。”
李世民:“那最后呢,既然你认为朱棣要杀了朱允炆,那为什么还要对外宣传朱允炆下落不明呢?”
“儿臣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传出建文帝朱允炆的死讯。”
“因为不管朱允炆是不是朱棣杀的,你一个藩王清君侧清到最后,皇帝却死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一口咬定朱允炆失踪了。”
“不管朱允炆是自杀,还是被朱棣杀了,一口咬定朱允炆就是失踪了。”
“反正,朱棣绝对不能承认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死了。”
“至于第二个原因嘛,自然是钓鱼,朱棣可以凭借此事,顺手去布了一个局儿。”
李世民:“钓鱼?”
“是的,钓出那些藏在暗处,反对朱棣的人。”
“儿臣认为,朱棣凭借武力强行取得了明朝的江山,但实际上底下暗流涌动。”
“反对朱棣的人,那时一定也非常多,同样在等待时机躲在暗处,给予朱棣致命一击。”
“所以这个时候,朱棣更需要一个线头,去给予那些不服他的人一种幻想。”
“而所谓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就是最好的线头。”
【朱棣进入南京之后,翰林院编修杨荣迎于马首。】
【杨荣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点醒朱棣。】
【次日(建文四年六月十四)起,诸王及文武群臣多次上表劝进,朱棣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