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阿鲁台十分虚弱,这使它不能成为大明的一个有力的盟友。】
【由于阿鲁台的无能,兀良哈受到鼓舞,不时威胁明朝的边境。】
【宣德三年(1428年)十月,当兀良哈袭击明朝北境时。】
【恰好明宣宗率领3千骑兵视察边境,亲自击退了兀良哈的军队。】
【后来明宣宗对边防作了一些变动。】
【在战略要地开平卫之南,明朝军队在薛禄的率领下在一些城市构筑防御工事。】
【宣德五年(1430年)五月,工事完成后,薛禄建议把边境防务集中在此。】
【他还建议放弃开平的前沿戍区,以便缩短供应线。】
【这个决定后来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
【它把几百英里的地方暴露在蒙古人面前,同时又限制了明朝军队,使他们越来越采取守势。】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老朱摇了摇头,深感这举的愚蠢。
纵然不进攻,也不应该把防线退到这种地步啊。
你这样搞,未来的大明很被动。
日后的明军,必然十分被动。
自己的子孙越发平庸了。
朱允炆那个傻蛋先不评价。
老四朱棣,老朱觉得这小子总体还是可以的。
然后到了老四儿子朱高炽,老朱感觉又逊色了几分。
再然后,到了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老朱明显感觉能吐槽的点更多了。
自家的子孙,除了老四还可以掰掰手腕。
比起刘家的汉文帝、汉景帝,朱高炽和朱瞻基始终差点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