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余中天竟能当场作诗,众人顿时为之震惊。
方才在诗会上,余中天以深入浅出地点评柳如烟的诗作,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尤其是当他坦承自己并无诗作时,更是引发了在场文士们的质疑与不满。
赵公子的一番斥责,众人纷纷认为,他不过是一个自诩有见地,却缺乏实际成就的浅薄之辈。
余中天微微一笑:“在下即兴作一首诗。“
“即兴作诗?“
“这怎么可能?“
“区区一个门外汉,竟然也敢在这里即兴作诗?“
赵公子不屑地冷笑道:“即兴作诗,谁不会?有本事七步成诗,才算得上真才实学。”
“好,那赵公子先请。”
赵公子迈出第一步,众人屏息凝神,期待着他的七步成诗。
他缓缓开口:“天地苍茫一片云,”
这一句刚出,便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众人不禁为赵公子诗句中的苍茫意境所震撼,仿佛一幅浩渺无边的画卷在他们眼前展开。
第二步:“江山如画入我心。”
这句一出,更是引发了现场的惊叹之声。赵公子巧妙地将苍茫的天地与个人的心境相结合,展现出一位文人胸怀江山的豪情。众人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纷纷点头称赞。
第三步:“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四步:“秋水共长天一色新。”
这两句诗句联翩而出,春秋交替的景象如在眼前。赵公子以典故入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诗句的优美。众人感叹其诗才非凡,能够在七步之内构思如此精妙的句子,实在令人钦佩。
第五步:“千古风流人物尽,”
第六步:“今朝何日再逢君?”
这些诗句饱含深情,众人心中不禁生出一股苍凉之感。赵公子将历史的风流人物与当下的感怀相结合,展示出一种超然的历史视野和深沉的情感。文人们低声议论,皆为赵公子的广阔胸襟和深厚学识所折服。
第七步,赵公子停下脚步,冷静而自信地吟道:“莫道书生空言志,笔墨挥洒映乾坤。”
最后一句如雷霆般在花厅内炸响,将整首诗的气势推向了高潮。众人眼中露出惊叹之色,纷纷鼓掌叫好。
“赵公子的才情,果然非同凡响!”一位年长的文士捋着胡须,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真是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令人叹为观止!”另一位文人感叹道,语气中透着敬佩和羡慕。
众人纷纷上前,向赵公子表达敬意。
“这位公子,该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