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汴京第一酒楼的东家,这白矾楼的东家当然不甘心自己不如一个从苏州来,靠裙带关系在汴京商界闯出名堂的年轻人给比下去啊,所以这位苏大官人一狠心,一咬牙,两跺脚捐出了二十二万贯钱给朝廷用做赈灾之用。
白矾楼不光是供人吃喝的酒楼,而且还从朝廷合作卖酒曲,众所周知大燕朝不光盐铁跟茶是官营,这酒亦如是,虽也允许个人酿酒,但酒曲必须得从官方这里买。
开封城里七十二家名店,三千角店,售卖酒曲的也就那么几家,白矾楼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白矾楼的掌柜苏大官人捐了二十万万贯钱后,陆续又有不少商贾紧随其后出来捐献钱财给朝廷用做赈灾之用,再无一家的捐献超过白矾楼,甚至是超过苏州来的梅大官人。
总共有数十家富商向朝廷捐献,林林总总加起来得有个上百万贯之多,三司使因此睡觉都几乎笑醒了,管钱袋子的高兴了,调度钱袋子的自然就更高兴了。
散朝以后,皇帝召太子跟寿王御书房议
皇帝指着三司使周大人的奏疏对太子道:“这次汴京城商人积极踊跃的捐献是梅松寒带了个好头,听闻梅松寒的堂妹是你府里的那个梅氏?”
宋嘉佑听出了皇帝的选外之音,他从容奏对:“回父皇,梅松寒的堂妹的确是儿臣身边的良媛梅蕊。儿臣也没想到梅松寒竟如此慷慨,话说回来梅松寒能在汴京城闯出一寸天地来活多少跟他当初把妹妹献给儿臣有关,如此可见梅松寒夜是个知好歹的。”
宋嘉佑听出皇帝疑他授意梅松寒捐了这笔巨款,宋嘉佑却表示此事跟自己无关,一切均因他梅松寒个人行为。
宋嘉佑心知梅松寒这次捐献的目的,若梅松寒的捐献是由太子授意的话,梅松寒再利用此事跟朝廷提要求反而不妙,只有跟太子撇开关系,那么梅松寒才能利用这次大额捐献跟朝廷求点儿什么。
这二十万贯可不是个小数目啊,折算城银钱那就是二十万两雪花银啊,捐个七品县太爷都花不了这么多钱的。
对于皇帝而言梅松寒的捐献是太子授意,还是他的自觉都无关紧要,看到这点儿小事太子都要认真澄清,解释,皇帝欣慰一笑。
皇帝需要的是始终不脱离自己掌控的储君,哪怕他心知自己选定的这个储君绝不是一只单纯天真的小羊羔。
须臾沉吟皇帝才又开口:“此此汴京城里的商贾们纷纷慷慨解囊算是为朝廷解了燃眉之急,太子,一会儿你同三司使以及张相,宁参政商量出一套确实有效的赈灾方案来。”
接着皇帝的目光看向垂手而立的寿王:“眹打算在琼林苑办一场宴饮,主要是招待此次捐献有功的诸位商贾,寿王,到时候由你代替眹跟太子前往琼林苑招待诸位慷慨解囊的良商。至于宴饮的规模等相关事宜你跟太子负责商量。”
“儿臣遵旨。”兄弟二人异口同声道。
对于寿王而言只要自己还能被父皇想起就是好的,他已经对那个位置不抱幻想,他只想让寿王府继续富贵下去。
当初皇帝从宗室里选了两位皇子作为储君候选人,注定有一个要出局的,至于出局的那一个结果如何谁也说不准。
寿王虽已出局,但他仍旧以皇子的身份留在这繁花似锦的汴京,他仍旧能被父皇偶尔派差事,太子也不曾特意打压他,这对寿王而言何尝不是最好的结局呢?
梅松寒拿到参加琼林苑的宴饮请帖时,那张俊美儒雅的面上并无多少喜色。
清风看到自家大官人似乎不甚高兴的样子,他就大着狗胆小心翼翼的问:“大官人,能去琼林苑赴宴这么大的喜事您怎一点也不高兴呢?我听说只有金榜题名才有资格参加琼林苑的宴饮呢。在琼林苑设宴招待商贾这是百年一遇啊,这次捐献咱们梅家可是仅次于白矾楼的苏大官人呢。”
梅松寒淡淡道:“这可是我拿二十万贯钱换来的啊,若狗皇帝能少赏赐给王公大臣几回,何至于国库年年填不满呢?若没有木大帅带着将士们浴血奋战,安能有今日的盛世太平呢?”
清风不敢接话了,他只是默默的帮自家大官人把烫金的名帖给收起来,赴宴那日只有带着此帖才能进得去那琼林苑。
就在梅松寒等商贾琼林苑赴宴的次日,东宫落梅居里的梅良媛迎来了晋封良娣的旨意。
虽是梅蕊的喜事,但整个东宫女眷都跪在冰冷的地砖上陪着梅蕊一起接旨,就连仍在禁足中的昭训刘氏也不得不出来。
这道旨意是自中宫而出,皇后的凤印在明晃晃的日光下显得分外醒目。
负责传旨的是中宫大太监周全。
“恭喜梅良,梅良娣请接旨吧。”宣读完旨意后周全恭恭敬敬的把手里的凤旨捧到梅蕊面前。
“妾梅蕊谢皇后娘娘恩典,皇后娘娘长乐未央!”梅蕊朝着周全手里的旨意拜了又拜,这才郑重其事的将旨意由周全手中接过。
太子妃第一个走到梅蕊面前:“恭喜梅妹妹了。”
梅蕊朝太子妃微一福身,不失恭敬道:“若无太子妃娘娘庇护妾,妾安能有今日啊。”
胡佩瑶轻蔑的哼了一声,默默腹诽:“真是个马屁精。”
苏沁不自觉翻了个白眼,同样在暗暗腹诽:“这梅大官人也是个没脑子的蠢货,二十万贯钱足矣给自己捐个县令,甚至是通判当当了。花这么一大笔钱给梅蕊买个良娣,不觉得这钱花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