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双方落座之后,寒暄了一阵,刘远就向张伟讲起了此次来的意图。
刘远:"张大人,下官听吏部的同僚说,明天监国太子殿下会召开。
在朝会之上,吏部会提交广东,贵洲,福建,湖南等几个南方省份地区新任参政,参议的侯选名单。
下官托了此关系,被安排在广东布政司左参议的候选名单之上。
下官想请大人在朝会讨论的时候帮下官美言几句。”
说完刘远掏出了一叠厚厚的小额银票,恭敬地向张伟递了过来。
张伟看向这一叠差不多有五千两的银票,不禁有所感叹。
想当初大顺十一年,自己刚入刑部的时候,刘远就是自己的上官之一,
自己在刑部呆了六年多,刘远对自己帮助也挺多的,当时万万没有想过,以后会有这样一幕发生。
如今,刘远求上门来,这个面子自己当然要给。
至于这银子嘛,要是事情办成了,自己是肯定要收的,毕竟这两人交情还达不到无偿办事的程度。
以张伟的为人,如果此事没有办成,那他肯定是不会收这个钱的。
相对于张伟,刘远的心里更加忐忑。
他曾经也算少年得志,但是中了进士之后,就一直在刑部蹉跎岁月。
二三十岁的时候,他自己还能安心呆在刑部从事刑侦工作。
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自己在官场上的抱负却一直没能实现。
自己虽然也算刑部秦尚书的亲信手下,但六部的位置有限,升官的时候总也轮不到自己。
眼看着自己曾经的上司同僚,甚至像张伟这样的下属都通过外放,一步步把官职升了上来。
当然,他知道张伟是一个官场的特例,普通人根本不能比。
自己年近五十,却还只是一个正五品的郎中。
每每想到这里,刘远的心里慌极了,害怕自己一辈子就这样了。
于是这一次吏部调整南方诸省的参政参议的职位。
刘远花光了这些年攒下的积蓄,总算打通了关系,在吏部的名单中占了一个广东左参议的职位。
但刘远知道,吏部的名单至少有两人,具体哪个当选还不一定,还需要有一定的朝廷重臣为自己说话才靠谱一些。
刘远思来想去,最后还是选择了近期朝中的新贵自己的老下属张伟。
看着还不到四十岁就已经位列正二品,还是临国太子最信任的老师。
要说刘远不嫉妒不羡慕不可能的,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和官位着想,自己一辈子也不愿意与张伟打交道。
刘远掏空了自己最后的家底,好不容易凑齐五千两银子。
来找到张伟这里,希望张伟能为自己说几句话,自己的升职增加一份可能。
张伟看着刘远的递过来的银子,并没有马上接接下。
张伟开口道:“刘大人,你这些年一直在刑部?攒下银子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