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3年八月,项羽与刘邦在鸿沟拟订了和议,议定以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归汉。此时的张良,萧何以及军事奇才韩信等不讲武德,趁项羽东归无备,率大兵掩杀其后,项羽回兵与汉王相峙,韩信却邀约彭越,英布等人,以樊哙为先锋急攻彭城,彭城是项羽的国都,自彭城失陷后,韩信率兵与汉王汇合,刘邦把兵权全部给了韩信,信调遣彭越,英布及樊哙等,兵分十数路攻击项羽,并将羽围在垓下,项羽战败后无奈在乌江自刎身亡,经过四年的兼并战争,刘邦终于平定了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成了高祖皇帝。张良深知帝王心术,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借机辞官归隐,韩信因功封三齐王,后改封楚王,彭越封大梁王,英布仍封九江王,萧何仼大汉宰相,樊哙职授太尉,受封舞阳侯,张良受封留侯。要知主角张飞岀何岀场?快了,很快就会出场了,要知如何出场请看下回。
第3章舞阳侯樊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樊哙是泗水郡沛县人,他出身于贫寒人家。早年以屠宰为业,与高祖刘邦乃是同乡,自幼与高祖交厚,他与曹参,萧何,卢倌等随高祖起义后,一直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刘邦初为沛公时,他就任沛公舍人,护卫在刘邦的左右。跟随刘邦四岀征战,先打败了胡陵和方与的部队,随即又在丰县打败泗水郡都监和郡守的军队,在与司马夷在砀县的交战中,斩首十五余级,因功封国大夫;在与章邯部队争夺战中,他率先登城,斩了敌军30余人,并打开城门,放进后续部队,又赐爵为列大夫。此后跟随高祖四岀争战,多立战功,攻城阳,下卢煽,大败李由军,在进攻东郡的战斗中,斩杀敌军十几人,并俘获了30余人,战后封五大夫,与秦军争战于河间府,他先败赵贲,后又战胜了杨熊,李异等人,先登破城,被赐为卿,并受封为贤成君。
从武关到霸上的战斗中,他带兵斩杀了一名都尉和两名标统带领的兵卒两千九百余人,俘虏近千人,投降的三千还多。刘邦灭秦后依照楚怀王熊心的约定,“先平关中者而王之”,封关自守引起项羽的不满,他派当阳君英布攻击沛公,樊哙早就劝说刘邦撤兵驻于霸上,躲过了英布的攻击。
项羽兵临城下后,刘邦和张良带了一百多人到了鸿门向项羽请罪,樊哙是这百多人的队长,鸿门宴上,范增命项庄舞剑,意欲刺杀沛公,在项伯的协助下,樊哙不但救岀了刘邦,还当面斥责了项王,随后亲率数人护送刘邦回到了霸上驻地。只是留下了张良给项羽赔不是、谢罪。
当时假使没有樊哙,刘邦不但不能开创大汉,连活命都成问题,刘邦受封汉王后,樊哙被他为封为宁武侯。并任职郎中。樊哙随同沛公回到了汉中军中。
韩信登台拜帅后,樊哙为先锋,先随韩信兵出三秦,攻占西县,斩了章邯弟章平,大破章邯部赵贲,又斗败、迫降了原秦降将章邯;平定三秦后,随军进入伐楚之战,屠酸枣,破程武,王凌等军,下郢,琪,滁,许,宁等县,并抚恤了城中的军民人等。
汉王在彭城战败后,樊哙驻守在荧阳的广武,为刘邦的喘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一年后,他跟随高祖追击项羽,俘获了楚兵四千余人,并把项王围在陈地。他跟随韩信连下三齐,占领了整个齐国所有的地方。又随后为先锋南下攻楚,直抵郢都。
经过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以项羽在乌江战败自刎落下帷幕,刘邦也成功开创了大汉基业,称汉高祖皇帝,樊哙也封授候爵,赐地千顷,食邑三千户。
汉朝初年,由于高祖的猜忌心过重,吓得新附的诸侯王心惊胆战,坐卧不安,许多诸侯王甚至兵行险招,举兵反叛。樊哙于是成了剿乱的主将,他先打反叛减荼,平定了燕地;跟刘邦平定了韩王信。又与周勃等平定了代地,并击退陈郗、曼丘臣等部,大战襄国,收取代地清河郡,高密郡县城近三十座。
接着又打败了陈郗的胡人骑兵,斩杀代将赵既,胡深,丘引等人,又与诸将进兵收复县邑七十三座,并以功升左丞相,正式受封舞阳侯。高祖还把妻妹吕媭指婚于他,二人成了连襟。
高祖十二年,樊哙以相国身份带兵平定燕王卢倌的叛乱,安定了燕地,总计樊哙一生刀下斩首了三千多级,带兵俘获敌人二万余,并收降了不少的将领,兵丁约十万人。即使单独领兵作战,也先后打败了七支军队,俘获敌相国一名,宰相一名,将军二十余名,收复郡所五个,县邑七十余处。立下大功数十,食邑增加到五千户。
樊哙与高祖结成了连襟后,自然成了皇亲国戚,与吕后的关系更为莫逆,这就引起了许多朝臣的猜忌,时高祖冷落吕后,宠幸戚夫人,生下了刘如意,还加封他为赵王,并许他日后为君,吕后宣召留侯张良,让他想办保住太子刘盈的地位,张良提岀让吕后请岀了当时天下闻名、而且受到高祖倍加敬重的商山四皓岀面,才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朝野分成了帝党和后党。樊哙自然被牵扯到其中。
刘邦晚年多病,猜忌心更加严重,对樊哙也有猜疑之心。时有人乘机进言高祖说:“樊哙是吕氏一党,他会为吕后岀头,还放言说一旦有机会就会替吕后处置戚云儿,罢黜赵王刘如意等言”,高祖骤然大怒,命陈平,带人去燕国捉拿正在征剿卢倌的樊哙,并派大将周勃接替樊哙的军务。樊哙不知有武将周勃,只道是陈平来见,没有防备之心,只带数人出迎听高祖圣旨。当即便被二人拿下,依周勃要马上处死他,但陈平担心高祖和吕后会秋后算账,只是将樊哙打入囚车,押赴长安请帝定夺,途中闻高祖驾崩,多智的陈平立即放岀了樊哙。对他说明抓他是高祖的旨意。并陪他回到了长安,进宫进见吕后。
樊哙才躲过了这一劫,押送到长安的他被吕后赦免出来,恢复了官爵。当匈奴的首领冒顿单于进书污辱吕后时,他便上朝请命,说他愿意率领十余万兵马北伐匈奴,扫平犁穴。众臣深以为然。唯独有季布直谏,言:“高祖率领众多大将,带兵几十万尚有平城之围,你樊哙才带十万人马,你难道比高祖还强吗”?你逞什么能?樊哙默默不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后吕雉听了季布以言也深以为然,樊哙此时也知言论过激,遂当殿认错。
吕后才罢免了北征之议,这个举动也使当时的民众,被免了重新陷入刀兵战乱之中。经过多次的官场事变,晚年的他采取退隐的策略,终老于林下,在汉惠帝六年,闲居在家的他因老而终。欲知后面结局如何,下文会尽快上场!。
第4章阴司三王告高祖
扰扰劳生,待足时何时是丷足?据见定,隋家丰俭,便堪龟缩。得意浓时休进步,须防世事有反复。枉教人,白了少年头,空自碌碌。
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想,千钟粟?但算五行,也不是这种题目!枉使心机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又何须,采药炼丹找蓬莱,但寡欲!上述《满江红》。
书接上文,汉高祖刘邦率众将吊民伐罪,推翻秦朝的暴改,收降了以秦王子婴为首的秦朝遗民,又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用十面埋伏计把楚军主力围困于垓下。最终打败了楚霸王项羽,霸王在乌江边自刎身亡,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自立为汉祖高皇帝。敬封父刘煓为太公,立吕雉为皇后,刘盈为太子,戚夫人云儿为贵妃,封刘如意为赵王。改元天授,又封诸吕为侯,萧何为开国宰相,张良为留侯,韩信先为齐王,后改封楚王,樊哙为舞阳侯,并建造了凌烟阁,把有大功劳的大臣画了图像供奉在内,享受香火供奉。并开仓救济百姓,大赦天下,释放轻罪犯人,罢免了徭役,并把暴秦的收成十税一改成了三十税一。又委派官吏治理河道,修建官道。真正做到了刀枪归库、马放南山。普天之下万民同庆,久经战乱的国家逐步恢复了生机,广大农村开始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有道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高祖初时为亡秦平楚,把这战争中建有功勋的部下分封在各地为王、为侯。让他们统治一方,当天下平静以后,为了刘家的天下长治久安,刘邦逐步清除了这些外姓诸侯王,却又加封自己的子侄为王,并派遣有能力的大臣为诸侯王国相,协助新的诸侯王治理地方。
已封楚王的韩信被降为淮阴侯,并命迁置长安,大梁王彭越也移置京城,当高祖岀征陈狶时,吕后宣萧何进宫,授意让他拿下韩信,萧何初意不忍,但也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晓的如不遵从吕后之意,自己家下也不会安全。且韩信虽然功高,却不知到收敛,犯了雄主之忌,于是奉命出宫来召韩信,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格言。
韩信被捉拿进宫后,被吕后命婢女们用竹签刺死,并被夷灭了三族。
由于刘邦清冷了吕雉,宠幸戚夫人,吕后怀恨在心,遂与审时其有染,趁高祖外出之时,听太监的话便宣召梁王彭越进宫,大梁王体态英伟,素有伟男之称,又是大汉勋臣,吕后不觉动了非份之念,想要与越成就露水之缘。
彭越是正人君子,听言吓得三魂离体、七魄升天!便直言谏诤,吕后见他不识时务,呼叫随从将彭越剁成肉酱,炖成汤汁赐与群臣。并诛杀了彭越三族,并把一些骨头手指差人送与英布。
九江王英布拜了懿旨,见到彭越的残缺血肉,吓得英布战战兢兢,遍体筛糠。那英布本是项羽部将,不得已归降刘邦,虽建有功劳,却没有彭越功大,与韩信相比更是天壤之别!
当他听到韩信,彭越等人的事后,初时吓得面无人色,冷静下来后,集部下众人商议,众人都说如今汉皇失德,不反要死,反也最多也就是个死罢了。
于是竖起反叛大旗,开府库,发放刀枪;征调人马,操练士兵,闭关守寨。高祖闻之便起驾亲征,毕竟一方跳梁小丑,怎敌朝廷大军?虽然仗着一腔热血,处处设防,关关把守,也曾在战场上奋力拼杀,当然也杀死杀伤一些汉朝军将。但是最终也是落得个身首异处、客死他乡了。
后来他们三人一灵不灭,遂在阴司地府阎君殿前状告了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但阎君却似不理,把他们一干人等押在枉死城中,不得转世超身!其实阎君还收到许多相关的诉讼案卷。今特大致梳理如下:
其一屈杀忠臣案
原告,韩信,彭越,英布
被告,刘邦,吕雉
其二,恩将仇报案,
原告,丁公,被告,刘邦
其三,专权夺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