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曹操面色凝重地站在关隘之下,目光紧紧盯着前方战场上那激烈的厮杀场面。
他目睹着自己的精锐部队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发起凶猛进攻,但每次都被无情地击退,始终无法登上那高耸且险峻的关隘。
此时的关隘之上,已是一片血腥狼藉,满地都是士兵的鲜血和残肢断臂,仿佛一幅人间地狱的惨景。
然而,曹操却依旧神色镇定,只是微微皱起眉头,静静地说道:“收兵吧!”
说完,他轻轻转动马头,准备离去。
身旁的将领见状,赶忙大声说:“丞相有命,收兵!”
曹军在得到撤军命令后,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开始撤退,整个队伍秩序井然,丝毫不显慌乱。
很快,曹操便回到了宽敞的大帐之中。
他坐在首座上,右手托着下巴,陷入沉思,喃喃自语道:“难道真的要与他们在此长期僵持,互相消耗吗?”
一旁的谋士荀攸走上前来,拱手说道:“丞相,据我方探子所报,刘备似乎已将整个巴蜀地区的人力、物力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往此地,看样子,这场战争已然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啊。”
曹操听闻此言,不禁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思忖起来。
这时候天幕闪过下一个标题【湘西会战】
【豫湘桂会战后,尽管东洋军成功地实现了他们既定的战略目标,但同时也将原本就为数不多的兵力更进一步地分散开来】
【这种局面对于当时的国民党军队而言,或许算得上是这场战役所带来的唯一一个有利之处】
【而在此之后,东洋军并没有停下侵略的脚步,紧接着又相继发起了湘粤赣会战以及豫西鄂北会战】
【但是东洋军没有讨到太大便宜】
【时间来到了1945年4月9日,为了能够彻底摧毁位于雪峰山西麓的芷江机场,东洋华国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下达了一道命令——实施一次规模相对有限的突击行动】
【然后,撤退】
唐朝
李世民静静地伫立在船头,目光炯炯地凝视着远处的天幕,喃喃自语道:“打了如此之久,总算望见曙光了!”
这时,一旁的秦琼拱手说道:“陛下,我们已经抵达岸边了。”
李世民微微颔首,应声道:“好。”
然而,就在他刚要迈步下船之时,一名士卒急匆匆地赶来呈上一封加急信件。
李世民先是看了一眼身旁的秦琼,随后伸手接过信函。
当他匆匆浏览完信中的内容后,不禁面露惊讶之色,脱口而出:“乙毗咄陆可汗竟然退兵了?他到底是如何思量的?”
秦琼闻言亦是瞪大了双眼,满脸疑惑地摇了摇头,回应道:“陛下,臣亦不知啊。”
只见李世民大手一挥,豪迈地指向远方,高声说道:“无论他作何打算,朕觉得,下一个目标便是他了!”
秦琼连忙附和道:“陛下霸气侧漏,定能旗开得胜!”
听到这话,李世民仰头大笑起来,接着说道:“既然他已然退兵,那咱们也就不必急于一时,可以缓缓行进。接下来转道,目标边关,朕对此可是期盼已久!”
秦琼听闻此言,顿时大惊失色,赶忙劝阻道:“陛下,此举甚是危险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