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赵匡胤微微眯起双眸,面沉似水地吐出两个字:“记吧。”
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犹如一道惊雷,瞬间将下方正襟危坐的赵德昭震得呆若木鸡。
就在方才,当他全神贯注地记录那些小国名字时,父皇赵匡胤已然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他一通。
此刻,他那颗原本就忐忑不安的心更是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飘忽不定。
再加上那天幕刚刚讲述的内容似乎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
赵匡胤眼见赵德昭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眉头不禁紧紧皱起,声音也随之提高了八度:“你不会没看吧?”
赵德昭脑海里此时只剩下一个念头反反复复地盘旋着:“我究竟要怎样做才能不再被父皇责骂呢?明明之前说不用记的人是我,可如今却又责令我记下这些……”
然而,尽管心中思绪万千,可他愣是半个字也吐不出来。
赵匡胤等了片刻,仍不见赵德昭回应,脸色愈发阴沉,语气也越发严厉:“怎么回事?”
赵德昭如梦初醒般浑身一颤,慌忙双膝跪地,叩头请罪道:“父皇恕罪,儿臣一时走神,请父皇恕罪。”
赵匡胤强压下心头怒火,冷冷问道:“你当真不明白朕的意思?”
赵德昭诚惶诚恐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确实未曾领会其中深意。
赵匡胤见状,无奈地长叹一声,放缓语速解释道:“你可曾注意到,这天幕在形容一个国家时竟用了如此之多的形容词?这其中必有深意,你难道还不明白吗?”
赵德昭闻言恍然大悟,连忙点头应道:“儿臣明白了,多谢父皇提点。”
赵匡胤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翻涌的情绪,但那股无处宣泄的闷气却仍旧憋闷在胸口,令他感到异常烦闷。
【这可让德国高层松了一口气】
【早在1918年1月8日,时任白头鹰国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和平原则”】
【其中明确指出,德国若想开启任何形式的和谈,就必须全盘接受这十四条原则】
【德国自然是不愿意】
【就在俄国退出战争的当月,德军孤注一掷地集结起多达190余个师的庞大兵力,希望在西线战场先发制人,打破僵局】
明朝
朱棣伸出右手,手指直直地指向天幕,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转头看向身旁恭立着的太子,缓声道:“太子啊,你来猜猜看,朕想到了什么?”
太子微微垂首,恭敬地回答道:“回父皇,儿臣愚钝,实难猜透您的心思。”
朱棣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接着说道:“这情景啊,就好似在山林之中狩猎之时,众人齐心协力将一只凶猛无比的大虫团团围住。突然,那大虫却猛然间朝着人群猛扑而来!”
太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应道:“儿臣明白了,狗急跳墙。”
朱棣一下子不说话了,意思是这个意思,但为什么总是觉得这形容有那么一点不对味?
【德军先是在3月份的索姆河地区展开猛烈攻击】
【紧接着于4月份在利斯河流域掀起战火】
【5月份又将矛头指向了埃纳河区域】
【6月份则集中力量对努瓦永-蒙迪迪埃地区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