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心理战术的一种,放在以前叫作机关术。”
“不管我们走那条道,道里面的场景布置将会和前面的一模一样,怕是这样也能困死人。”
环境潮湿阴暗,似是无限重复的路,逐渐较少的食物,看不到的转悠。
对于心智不强的人来说,都是大陷。
心态绷了,很容易被困死。
刻着“+”的青年更加好奇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他们在古代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到掏一座山,且山不塌的。
挖矿运矿的洞,时有塌陷的。
而这里的山体明显较为稳固,塌陷风险很小。
难不成古时人找宝穴宝山的本领这么强的?
应鸦并没有询问的打算,想来干这行的人理论知识是很到位的。
那样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没常识,万一让人产生误会,认为自己很好糊弄。
“羽人的用心程度很高嘛。”
“这里应该是天然洞穴,后被看见,在天然的基础上进行加工。”
“你看,他只是在隧道内布置的一样,但是每个分岔路是不一样的。”
“说不定在远古时期这道是水走的。”
光线照亮三人附近的隧道,隧道两侧表面是经过人为打磨的。
在经历过岁月迁徙后,仍是可以看出来。
这些相似度极高的隧道有一大败笔,那就是从头顶滴落的水滴。
那是大自然的杰作——石笋。
隧道内大部分的水汽湿度的提供者,下沁的水,通过层层岩石,滴在隧道之中。
那顶上的石笋证明了多年前水滴的存在痕迹。
人为的隧道相似度高,但是天然的东西则是任意发挥的,比如这石笋。
石笋的形状主要取决于水流。
“我们这已经转上半小时了吧?”
这里的空间有这么大嘛?
没注意前路的应鸦差点撞到黑瞎子背上,幸好背后的好心人一把拉住了青年。
黑瞎子顿住脚步,转动着手腕,手电的光在眼前划着圆圈。
前方已然没路了。
“小老板的鬼打墙系列结束了。”
黑瞎子接受良好,要第一次就找到了正确的路,那才会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黑瞎子上前,人贴到尽头石墙上,敲敲,听听。
“很厚实,短时间打通不太现实。”
强光从上扫到下,能明显这不是天然的,而是后天出现的。
大块不规整的石块镶砌而成的石墙。
“来来来,我们想一下后面该怎么走。”
他们到现在这个位置算是走到了一条死路尽头。
丝毫不用怀疑,怕是后面不管做哪条分岔路,多数情况下都会见到相似的石墙。
应鸦熟练的蹲下身,在休息时,还是得蹲下来才舒服。
其余两人见样也蹲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