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甜脆而凉。
记赤包儿等云:
每至十月,市肆之间则有赤包儿斗姑娘等物。赤包儿蔓生,形如甜
瓜而小,至初冬乃红,柔软可玩。斗姑娘形如小茄,赤如珊瑚,圆润光
滑,小儿女多爱之,故曰斗姑娘。
赤包儿这名字常听小孩们叫,即是栝楼,斗姑娘这种植物在花担上很多
见,不知道有无旧名,或者是近来输入亦未可知,日本称作&ldo;姬代代&rdo;,姬
者表细小意的接头语,代代者橙也,此本系茄科,盖言其实如小橙子耳,汉
名亦不可考。斗字意不甚可解,或是逗字,在北京音相同,但亦不敢定也。
唐涉江(原名震钧)著《天咫偶闻》,纪北京地理故实,亦颇可看,可
与《岁时记》相比,但唐书是《藤阴杂记》一流,又用心要写得雅驯,所以
缺少这些质朴琐屑的好处。两者相比,《偶闻》虽或可入著作之林,而自有
其门户,还不如《岁时记》之能率性而行也。(民国廿四年除夕于北平)
□1936年
1月
13日刊《北平晨报》,署名知堂
□收入《风雨谈》
毛氏说诗
民国二十五年元日,阴寒而无风,不免到厂甸去走一趟,结果只买到吾
乡潘素心的诗集《不栉吟》正续七卷,此外有若干本丛书的零种。这里边有
一本是《西河合集》内的《白鹭洲主客说诗》一卷与《续诗传鸟名卷》三卷。
我是在搜集同乡的著作,但是《西河合集》却并没有,说理由呢,其一他是
萧山人,不在小同乡的范围内,其二则因为太贵,这种价近百元的大书还没
有买过。所以我所有的便只有些零种残本,如尺牍诗词话连厢之类,这本《说
诗》也是我所想要的,无意中得来觉得很可喜,虽然这有如乞儿拾得蚌壳可
以当饭瓢,在收藏家看来是不值一笑的。
毛氏说话总有一种&ldo;英气&rdo;,这很害事,原是很有理的一件事,这样地
说便有棱角,虽间有谐趣而缺少重量,算来还是不上算,至于不讨人欢喜尚
在其次。提起毛西河恐怕大家总有点厌他善骂,被骂的人不免要回敬一两句,
这也是自然的,不过特别奇怪的是全谢山,他那种的骂法又说明是他老太爷
的话,真是出奇得很。这很有点难懂,但是也可以找到相类的例。姚际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