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方言里,存在着许多将动词重叠后转化成名词的现象。
比如说,“摆摆”原本是一个表示摆动动作的动词,但在川渝地区却可以用来指代物品或人;还有“抽抽”这个词,它本来意思是抽打、抽取等动作,然而在当地人口中却成为了某种特定事物的名称。
这种语言特色不仅让四川话听起来别具一格,更增添了几分幽默感和生活气息。通过这样独特而有趣的表达方式,人们能够更加形象地描述周围世界以及他们所经历过事情。同时也反映出地域文化对于语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及中华民族多元性魅力所在之处。
再比如刷刷、铲铲、盖盖、抽抽、滚滚、吹吹等,都是动词叠音后形成的有特色的四川方言词汇。
刷刷就是刷子,铲铲就是铲子(也用作副词表示否定),盖盖就是盖子,抽抽就是抽屉,滚滚就是轮子,吹吹就是吹鼓手或小号等乐器。
但是说到“有抽抽”,估计很多外地人甚至包括四川的年轻人可能就不晓得啥意思了吧?
有抽抽,就是“有鬼”的意思。
在过去的川渝地区,人们对于“撞鬼”这样的话题总是避而不谈,似乎这个词本身就带着某种神秘而恐怖的力量。于是乎,当有人遭遇了一些无法解释的奇怪现象或者遇到了所谓的灵异事件时,他们便会用另一种说法来描述——“碰到抽抽”了。
“抽抽”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它却蕴含着一种模糊而又让人不安的感觉。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超自然的存在,亦或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氛围。用“碰到抽抽”来代替“撞鬼”,既避免了直接提及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概念,又能传达出当事人所经历的异样与恐惧。
这种语言上的避讳并非仅仅是出于迷信或恐惧,更反映了过去川渝人民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在那个科技尚不发达、迷信观念盛行的时代,人们对于那些超出常理的事情往往感到无从解释,只能将其归咎于神灵鬼怪之类的超自然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如今的川渝地区已经逐渐摆脱了过去的愚昧与封建思想,对于所谓的“撞鬼”现象也有了更为理性和科学的认知。但“碰到抽抽”这一独特的表达方式,依然流传在当地人的口语之中,成为了一种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
相应的“有鬼”也就说成“有抽抽”,也引申为“有古怪,有蹊跷”的意思。
作为抽屉讲,“抽抽”可儿化可不儿化。但作为“有鬼”讲,一般不能儿化。
川渝人爱打麻将,我有个同学,遇到手气不好很少胡牌时,就爱说“有抽抽”,相当于给自己手气不好找个借口。或者某局自己要的牌一直摸不到,却被不需要的别人不断摸来打掉,也爱说“有抽抽”。
再比如江西彩票2。2亿中奖事件,按四川方言的说法,那也是“有抽抽”。
再比如,江西那个大专学历29岁从九江银行支行付行长被提拔为副县长,那肯定也是属于“有抽抽”。
如今的时代,“有抽抽”的事情时不时都在发生。
最后来个四川方言考试题,请翻译下面这句四川方言:
请吹吹吹吹吹!
欢迎大家留言作答。
喜欢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请大家收藏:()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