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云南的行动,是在王阿强雇。佣军团深入云南腹地之后,所带出的情况而决定的。忽必烈一直没有放弃让梁王拖欢找借口攻占安南,并为此暂时切断了供应云南行省粮饷的通道,命令其在安南、占婆国、高棉、缅甸蒲甘等地自行筹备。用这一点激发将士们的侵占之心。
于此同时,取消云南行省的&ldo;止。杀令&rdo;,复改为&ldo;屠城令&rdo;但是适用于西南诸国,用此来放宽底线,同时算是抵消士卒们对打仗的厌恶,但是在中兴元年的时候,本来对于拖欢有利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本来,元朝大军准备进攻占城,设立占城行省,然后。以此为基地,吞并西南诸国。但是安南陈朝在自己国土之内退据山寨聚众抵抗。此时梁王在李恒的帮助之下,也是得意万分,要求东南诸国执行元廷所敕&ldo;六事&rdo;。这所谓&ldo;六事&rdo;就是:一、国主亲自往大都朝拜元帝;二、王子入朝为质;三、向大元呈报户口民数;四、为元朝出兵役;五、向元朝缴纳税赋;六、由元廷派遣&ldo;达鲁花赤&rdo;与诸王共享统治权力。
也正是这所谓的&ldo;六事&rdo;在西南诸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弹,基本就是灭国条件,你想西南诸国怎肯答应?但是在元军惨无人道的屠杀之下。大家对元朝苛刻的&ldo;六事&rdo;采取的战术一是推,二是拖,好在当时忽必烈一直被岭北、辽东、江南之地诸事牵制住,无暇顾及西南诸国,一直到梁王拖欢再次在安南、占婆国、高棉、缅甸蒲甘等地自行筹备粮草之前,&ldo;六事&rdo;仍有&ldo;五事&rdo;尚未实现。
镇守云南的皇子梁王拖欢率军出师,号称五十。万,由拖欢率领分六路侵入安南。西南诸国无力抵抗,只有安南的陈兴道在各处险隘设守抵抗,消磨元军锐气。
安南陈朝的皇。帝陈日烜亲率十万大军,在红河布阵。虽然安南军比上次更加谨慎严备,但蒙古人战力远胜,一场激战下来,安南军还是挡不住元军渡河。红河一失,升龙无险可守,安南君臣为保存实力,乃放弃升龙,向南部的清化府撤退。
陈日烜发布诏书,命令各郡县都要与元军死战,如果力量悬殊,允许逃走,但不许投降。安南将士也在臂上刺&ldo;杀鞑&rdo;二字,以示誓死抗战的决心。
拖欢对安南坚决抵抗的态度大为恼怒,一把火把升龙的王宫焚毁,又把俘虏统统处死,他下令军队南进穷追安南君臣,同时要求李恒所部的元军从侧翼夹攻。面对元军的强大攻势,陈朝王弟陈益稷等少数贵族大臣害怕了,向元军投降。
在危亡之际,陈兴道向陈日烜分析形势说:元军虽猛,然势若风火,利在急而不在缓,我军宜避免决战,不求速胜,使敌陷于困疲。说白了,就是陈平仲在崖山时学习大宋的游击战术。
陈日烜采纳了陈兴道等人的策略。元军四面出击,府县占据了不少,但始终消灭不了安南军的有生力量,而且还有敌人越打越多的感觉。
特别是安南进入雨季,潮湿闷热的气候更加令元军苦不堪言,军中疫病丛生。而从侧翼进攻的李恒所部元军由于受到安南军的沿途阻截,迟迟不能与拖欢的主力元军会师。更要命的是,安南军民坚壁清野,元军在当地找不到粮草,与大本营云南的联系也在陈兴道等人神出鬼没的打击下经常断绝。眼看元军陷入泥潭,拖欢无奈之下,正巧忽必烈下令撤回云南驻防,只得下令撤军。
但是想走已经是不容易了,陈兴道立即布置重兵拦截撤退的元军。元军从如月江伐木搭浮桥过河,遭到预先埋伏岸边的安南军突然袭击,全军大乱,这个时候,李恒的侧翼大军终于赶到,于是李恒拼命断后,掩护镇南王拖欢过桥。安南军乱箭齐发,元军中箭落水者不计其数,拖欢好不容易撤回广西境内。李恒身中毒箭,带伤逃回,后来伤重身死。
由大将乌马儿等人率领的其他几路大军,一路上进展顺利,大小七战皆得胜利,唯独在天长府遭到安南军的顽强阻击,迟迟难以前进。拖欢撤军时,乌马儿并不知情,还是安南人把这消息告知了他,乌马儿急忙引军向顺化海岸撤退,打算从海路撤回,结果在入海口遭到安南军的阻击。
元军且战且退,退到乾满江时,陈兴道的大军突然出现,将元军重重包围。饶是蒙古兵悍勇无敌,这一回也难逃全军覆没的下场,主将乌马儿力战身亡,而那数万将士,大部被杀被俘,或溺于江水而死。此次的梁王入西南诸国的行动在安南的军事行动宣布破产。
安南虽然再获大胜,但也明白自己与元朝的实力相差太过悬殊,于是再度遣使上表,献上安南王的金制跪像,谢罪乞和,并送还俘虏。忽必烈虽然心里有些不甘,但连续西北辽东,再加上一个江南,国力损耗很大,只得暂且按下怒气,接受了安南的贡礼。元朝与安南的战争,也就到此结束了。
不过元军虽然在安南战场上取得了失败,但是在占婆国、高棉、蒲甘等地算是站稳了脚跟。以大将纳速剌丁等为首征伐蒲甘,征缅元军水陆并进,攻破了江头城、太公城(今缅甸拉因公县境内)等地,分兵驻守。
过后,缅王在臣属建都王乌蒙、金齿西南夷等12个部落归顺元朝之后。才向元朝求降。并答应亲自去大都朝贡,以此想换取在缅甸的继续统治之权。在安南失利的拖欢大喜。并为此派兵护送怯烈出使缅甸。然而,怯烈还未到达缅甸首都蒲甘,缅甸就发生了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