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远近越疑其真。这事一直闹到清军占领南京,弘光朝廷覆亡,方告平息。
5
三、&ldo;童妃案&rdo;。这个案件的大致情况是:1641年(崇祯十四年)李自
成起义军攻破洛阳,老福王朱常洵被俘杀,世子朱由崧侥幸逃出。经过长期
颠沛流离之后,忽然时来运转被拥戴为皇帝。1645年(弘光元年)初,河南
有一个姓童的妇人面见南明河南巡抚越其杰,自称是德昌王(即朱由崧)的
继妃,乱离中与朱由崧失散。越其杰和广昌伯刘良佐深信不疑,一面奏报,
一面派人护送来南京。朱由崧立即否认,宣布童氏为假冒。三月初一日,童
氏送抵南京,下诏狱由锦衣卫审讯。童氏自述&ldo;年三十六岁。十七岁入宫,
册封为曹内监。时有东宫黄氏,西宫李氏。李生子玉哥,寇乱不知所在。氏
于崇祯十四年生一子,曰金哥,啮臂为记,今在宁家庄&rdo;1。朱由崧批驳道:
&ldo;朕前后早夭,继妃李殉难,俱经追谥。且朕先为郡王,何有东、西二宫?&rdo;
2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按明朝典制,亲郡王立妃由朝廷派员行册封礼。《明
熹宗实录》载,天启二年十月传制遣&ldo;工科给事中魏大中、行人司行人李昌
1王铎《拟山园选集》卷十一,奏疏四《为奸人假冒可恨,大干法纪,恳乞皇上乾断事》。
2李清《三垣笔记》,《弘光》;又见《南渡录》卷五。
3李清《南渡录》卷五。
4黄道周《黄漳浦集》卷三十二,杂著《兴元纪略》。
1李清《三垣笔记》卷下《弘光》。
2李清《南渡录》卷五。
龄封福府德昌王由崧并妃黄氏&rdo;3。童氏称入宫邸时朱由崧有东、西二宫已属
荒唐,更不可能又有什么&ldo;曹内监&rdo;为她举行册封礼。朱由崧没有儿子,&ldo;玉
哥&rdo;、&ldo;金哥&rdo;之说也是空穴来风。一些史籍记载,童氏在送往南京途中,
地方文武官员纷纷拜谒,她举止轻浮,毫无大家风范,&ldo;凡所经郡邑,或有
司供馈稍略,辄诟詈,掀桌于地;间有望尘道左者,辄揭帘露半面,大言曰:
免!闻者骇笑&rdo;4。童氏一案与大悲、假太子案基本相似,肯定她不是朱由崧
的王妃(崇祯十四年河南巡抚高名衡题本内明白说过&ldo;世子继妃李氏&rdo;于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