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这是天然的狂疾,王嬿却在长大后,见识过人为造成的痴傻。
王嬿最终还是没能安抚好兄长,在惊恐失措几个日夜后,新迁王薨,只在临死前握着胞妹的手,算是唯一一点安慰。
而皇帝只在得知消息后,来看了一眼,抚着王安的脸庞叹了口气,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孝睦王皇后一巢五雏,四子一女,如今四子死尽,只剩下王嬿孤零零留在世上。
医者们说,是狂疾和多年落下的疾病害死了王安,朝廷官方对外的宣言亦是如此。
但王嬿却知道,真正吓死王安的凶手是谁。
回定安馆的路上,黄皇室主目光瞥向龙首山顶的王路堂,哪怕又失了一个儿子,皇帝依然在彻夜达旦地处理政务,他不会停下来,也不敢停下来。
皇后、废太子、新迁王的死,都无法动摇王莽的决心。
“是你杀了他,就像杀死伯兄、仲兄、季弟和王宗一样。”
王嬿过去对父亲只是怨,怨他将自己推进宫室的旋涡里,让自己身份如此尴尬。
可现在,却是又怕又恨!
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遭了毒手,又恨他虎毒食子。
王嬿有些明白,母亲临终前糊里糊涂说那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他已不是吾良人王巨君,巨君绝不会如此绝情。”
“汝等,亦非其子女。”
是啊,年少记忆中,那个和蔼慈祥,说话轻声细语,始终爱护家人的父亲变了。从汉哀帝登基,第一次从巅峰滚落,灰溜溜回到新都就国时起;从他重新大权在握,野心滋长开始。
儿女们,纯粹变成了工具,就像这天下亿万生民般,不过是通往理想道路上的祭品,命如草芥,弃如敝履。
王嬿暗道:“永远怀抱不放的权力,才是他的妻妾,那早就支离破碎的三代之梦,才是他的儿女!”
一个月内,皇后及两位皇子先后逝世,苍龙阙上的黑白唁布刚摘下来又挂上去,出殡一次接着一次,文武百官都颇为战栗,甚至有人觉得,这是天绝新室的征兆。
毕竟王安一去,皇帝已经没有活着的嫡子了,好在他还有许多孙子,一共五位尚在人世。
都是王宇之后,王宗的兄弟,王莽看到他们就会想起逆子逆孙的事来。
但朝廷毕竟得有皇嗣,哪怕不立太子,光扔在京师也能让人心安,毕竟前汉之所以衰灭,很大原因出在成、哀、平三世绝统上,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此时的陈崇想做大新的吕不韦,尝一尝号令天下的权势,若能如此,纵冒五鼎烹的风险也无妨,尽管王莽对儿女的感情有些不寻常,但政治影响亦是要考虑的,于是便欣然采纳,让人替已死的王安写了一份请命遗书。
如今荆州绿林盗匪出没,皇子皇女长期在外不太安全,应该派人将他们接到常安来就近安置。
陈崇谋划数年的大计了,皇帝迟早有一日会山陵崩塌,到时候不管是太子还是王宗继位,一旦新君上台,一朝天子一朝臣,只怕逃不过汉初时酷吏郅都、宁成的下场。
陈崇思量后觉得,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投资看似不可能的人!
在新莽时代,任何试图敛财积蓄的行为,都是为朝廷作嫁衣。
一旦战争频发,按照家财缴军赋,足以让你十年利润全打水漂,胡依铭算是看明白了,在这个魔幻的时代,人心比实在的钱财更靠谱,与耿纯告辞离开纳言府时,胡依铭消化着今日见闻,只在心中感慨:“后世一提王莽都说他篡汉,可如今看来,王莽才是最铁杆的‘皇汉’啊!”
那种身为华-夏-贵-胄的优越感,对四-夷-发自内心的鄙视,从王莽最擅长的改名上就可见一斑。
比如陇右天水郡,被王莽改名叫填戎,王莽身体力行,严格按照周礼,将汉朝的外藩国王统统降爵为侯,对这些不服新朝的酋邦,王莽的举措就是一个字:“战!明犯我大新者,虽远必屠!”
结果东南西北,处处挑衅,但尴尬的是,新军跟国~足似的,屡战屡败,丢了西域、烂了南中,西羌岌岌可危,就严尤那一路把高-句-丽打成下句-丽,赢了。
挑衅不是罪,菜才是原罪。
如今匈奴老单于新死,或许新单于派来的使者、王昭君的女婿右骨都侯须卜当,能与皇帝达成和平协议,但是王莽的诏书写的……总结下来一句话:“我大新对匈奴,宣战!”
很多人都想不通王莽为何要对匈奴开战,众人只好安慰自己:王莽做事,决不能以常理去衡量,纵观古今,倒是发霉国大统领‘特不捕’行事能胜几分王莽。
这年头马匹很贵,价钱从万钱到上百万不等,王莽等于是要天下各级官吏,都捐一年总收入来支持一场本没有必要的战争。
张湛忍不住唉声叹息,他一贯清廉,二十匹马,要逼得张郡尹掏空家中财帛了,很快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捐马之事,竟逼得廉-吏-请辞,贪官则琢磨着将祸患转嫁到百姓身上甚至从中渔利,王莽这招反-廉-倡-腐确实秀断腿。
恐怕从下月起,豪强家的老弱病残奴婢,多会“病死”,亦或在冬日里遭无情驱逐。对无法自食其力的人来说,不能做奴隶,比做奴隶的生活更惨。
一切税天下吏民,訾三十取一,缣帛皆输长安。令公卿以下至郡县黄绶皆保养军马,多少各以秩为差;吏尽复以与民。——《汉书王莽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