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贵阳还有一段路程的时候,朱由榔就已经开始精心策划他的行动。他深知要想成功占领贵阳并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朱由榔决定派遣自己最信任的将领——李昂,率领数名忠诚可靠且身手不凡的心腹之人先行一步,悄悄潜入贵阳城内。
这些人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要在不引起敌人警觉的情况下,将皇帝即将驾临贵阳的消息散布出去。
李昂及其手下们化身为普通百姓,巧妙地融入到城市的喧嚣之中。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茶楼酒肆之间,用各种方式向人们传递着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
有时是通过与陌生人闲聊时不经意透露,有时则是借助街头巷尾的传闻来传播。
而在朱由榔的有意推动下,这个消息仿佛长了翅膀一般,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贵阳城的每个角落。
城内的居民们听闻这个消息后,每个人都感到惊讶和欣喜交加,一时间各种议论声如潮水般涌起,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人们纷纷交头接耳,猜测着孙国主是否真的已经成功邀请到了圣驾。而那位高高在上、尊贵无比的皇帝陛下也即将亲自莅临这座城市——贵阳。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人们热烈讨论的声音。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让整座城市都沉浸在一片喧嚣与激动之中。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关于朱由榔和他仪仗队的行踪等细节也逐渐浮出水面。
一些热心的百姓开始自发地清扫街道,张灯结彩,装点着这座即将迎驾的城市。毕竟,皇帝陛下的亲临,是何等的荣耀,自然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与懈怠。
整个贵阳城陷入一片紧张而又兴奋氛围之中,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位神秘皇帝真正现身那一刻。
然而,留守贵阳的冯双礼却如同坠入云雾之中。
按照常理推断,如果孙可望真的已经成功地迎回了圣驾,那么他必定会提前派遣使者来到贵阳,向自己传达命令,并告知详细安排。可是直到现在,冯双礼仍然没有收到任何来自孙可望方面的消息。
这种异常的沉默让他心生不安,仿佛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渐渐涌上心头。他开始焦躁地在房间里踱步,眉头紧蹙,思考着各种可能的情况。难道是路上出了什么意外?还是说孙可望有别的打算?一连串的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不去,令他越发感到困惑和担忧。
于是,他决定派出自己的亲信,前往孙可望所在的地方打探消息,希望能够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同时,他也加强了贵阳城的防守,以防万一。
冯双礼本是大西五军都督之一,原为定北将军艾能奇部将。艾能奇战死后,他随孙可望等联明抗清。在孙可望麾下,他被封为兴国侯。孙可望率军出征时,命其留守贵阳。
两日后,白文选带领一队骑兵,风驰电掣般地抵达贵阳城下。只见他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他勒住马匹,高声对守城官兵喊道:“吾乃巩国公白文选,奉国主之命迎圣驾至此,尔等还不快快禀报国主,前来迎驾!”
守城的将领们听到这番话,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赔笑着点头哈腰,并立刻派人飞骑传信给冯双礼。
冯双礼此时正在城中处理军务,突然接到这个消息,心中不禁大为震惊。
他深知朱由榔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对于贵阳甚至整个大明王朝的局势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于是,他顾不上其他事情,急忙跨上战马,心急如焚地向城门疾驰而去。一路上,他不断催促着胯下的坐骑,恨不得一步就飞到城门口。
当冯双礼气喘吁吁地登上城楼,目光落在城下的白文选身上时,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疑虑。他清楚记得孙可望出征前明确表示要亲自去迎接圣上,但如今秦王尚未归来,白文选却率先到达。
这让冯双礼感到十分为难,不知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他暗自思忖,如果处理不当,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纷争。
白文选见冯双礼到来,心中大喜,高声呼喊道:“兴国侯啊!吾已奉国主之命,请陛下移驾贵阳。还望兴国侯速速通报国主,打开城门,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冯双礼听到这话,心中暗自一惊。他深知这其中必定有诈,但一时间却不知该如何答复。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先稳住白文选,于是说道:“请巩国公稍安勿躁,待我禀明国主之后,再做定夺。”说完,他便转身回到府邸。
一进府邸,冯双礼便立刻召集留守的将领们前来议事。
冯双礼说道:“白文选此来必定不怀好意,我们不能轻易相信他。但如果直接拒绝他,恐怕会引起他的怀疑。不如先派人暗中调查,看看是否真有其事。”
尽管孙可望在贵州苦心经营多年,但除了极少数死心塌地跟随他的心腹死党外,他谋朝篡位的野心并未得到部下们的普遍支持和衷心拥护。毕竟,永历帝作为明朝正儿八经的皇室后裔,受到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可和拥护。这些将士们既然已经归顺大明王朝,自然不愿意为了满足孙可望个人的私欲而冒天下之大不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