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就看明白了这个局势,坚决反对给辽国钱财,他认为和谈的条件应该是辽对宋称臣,把幽云地区交还给宋朝,这样才能确保长久和平,他对赵恒说:&ldo;不这样,过几十年,辽还会起贪心的。&rdo;不出寇准所料,在庆历二年(1042),辽兴宗趁宋夏交战的时机,又扬言发兵南下索取关南旧地,宋仁宗赵祯只好每年再多给绢十万匹、银十万两。
辽国又弄到了一笔钱财,得意至极,还刻石记功,狠狠打了宋朝一个嘴巴。
赵恒这时已经实在是不愿意再打仗了,就敷衍着说:&ldo;几十年后,自然就会出现能抵挡辽国的人了。现在我不忍心再看百姓遭受战火蹂躏,姑且先就和了吧。&rdo;
寇准还是不同意就这个条件和议,可就在这时不知从哪里传出个小道消息,说寇准就是希望打仗,借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和威望,看来寇准的野心不小啊。这个小道消息的杀伤力太大了,寇准不敢再坚持自己的主张了。
反对就这样草率议和的不止寇准一人,还有一些明眼人都不同意,镇守边境的杨延昭就上书朝廷,分析认为辽军已成强弩之末,人困马乏,后勤不继,就算剽掠抢夺,也不过就是马能驮带的那一点儿粮草。只要各路大军守住要路,不仅可以歼灭辽军,就连幽、易等州也可以收复回来。他还身体力行,率人马乘虚攻进辽国境内,占领了古城,展开了局部反攻,可惜没有友军配合,未能进一步扩大战果。
大宋朝廷明确了议和的条件,就派遣曹利用取和辽国谈具体的和约内容,临走的时候,赵恒对他说:&ldo;地是不能割让的,只能给他们钱财,如果辽国的胃口太大,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就是给一百万也行啊。&rdo;
曹利用这个人是&ldo;以武略改崇仪使&rdo;,武人出身的他却喜欢辩论,史载他&ldo;喜谈辩,慷慨有志操&rdo;。他听了皇帝的话,当即表示:&ldo;辽人要真是坚持割地的妄想,我宁愿死在那里也不会答应。&rdo;
皇帝虽然不惜血本,出价一百万,但寇准心里一点儿也不痛快,他把曹利用叫到一旁,警告道:&ldo;即使皇上已经答应以一百万为限,但是你要敢超过三十万,回来我就杀了你!&rdo;
虽然没有史料证明曹利用会真的以一百万和辽国成交,可寇准下的这道死命令,令曹利用也不能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大好头颅。一句话,节省了七十万,当真是一字千金。
曹利用到了辽军那里,果然辽国又提起了关南地盘的事。萧太后说:&ldo;关南那些地方,是当初后晋感谢我国,作为谢礼送给我国的,柴荣以武力夺取过去,你们有义务把那里还给我国。&rdo;
曹利用拒绝了,他说:&ldo;后晋把地盘送给别人,后周再夺取回来,和我们大宋无关,我们守卫的是自己的领土。割地这件事我不能向皇上奏明,至于每年拿出些金钱来佐助军用,我们尚可商议。&rdo;
辽国有的大臣威胁道:&ldo;我们这次发兵,就是要恢复旧地,想拿点儿钱来就把我们打发了,不行!&rdo;言下之意,不割地就继续打下去。
曹利用也不甘示弱,反驳道:&ldo;我是奉命前来议和,大不了一死。&rdo;意思是我连死都不怕,你少吓唬我。他接着说:&ldo;你们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别说地盘捞不到,就是战争也不可能停下来。&rdo;
萧太后听着他们在争吵讲价,心里不断地分析,她断定关南旧地肯定是收不回来了,再争论下去也没有结果,眼下形势险恶,见好就收吧。于是,辽国接受了以金钱换和平的议和条件。
在具体的数目和细节上,当然免不了争吵,但要是超过了三十万就会掉脑袋,这一点曹利用是牢牢记住了,所以他竭尽全力守住了这道最后的防线。
讨价还价过后,议定宋每年给辽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一锤定音:成交。
曹利用完成使命,并且没有丢脑袋的危险。辽国身处险境,还获得了这么多的钱财。双方皆大欢喜。
曹利用兴冲冲地回去复命,高兴得忘了看太阳,等赶到行宫时正赶上吃饭的时间,赵恒才举起筷子,就听说曹利用回来了,他一面赶紧吃饭,一面让小太监出去问问曹利用,到底给辽国多少钱。
在这个地方,史书上写的是&ldo;使内侍问所赂&rdo;,这个&ldo;赂&rdo;字,很是传神。
小太监见了曹利用,问花费多少钱,曹利用就是不说,问急了,就说:&ldo;这是国家机密,得面奏皇上。&rdo;这算个狗屁的国家机密,等大车小辆给辽国送银绢的时候,天下谁会不知道?
赵恒也着急,他又派小太监来问:&ldo;就算是机密吧,你先说个大概数。&rdo;可这位曹先生,始终不开口,只是得意地伸出三个手指头,轻轻地敲打着自己的脸蛋。他要当面去和皇帝讲,你开价一百万,我三十万就搞定了,我可是大忠臣啊!
小太监得不到回答,只好去和赵恒说:&ldo;他就是伸出三个手指,莫非是三百万吗?&rdo;
赵恒一哆嗦,筷子几乎掉了下来,脱口而出:&ldo;这也太多了。&rdo;他镇定了一下,觉得好歹是把辽国这尊煞神打发了,就又说:&ldo;嗯,总算没啥事了,将就了。&rdo;话里话外透着肉痛。
曹利用在外面听得真真的,心里偷着那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