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铮被他这马屁拍得心情大好,随手就捋了个玉扳指下来丢给他:“今儿心情好,赏你了。”
顾不上去揉被砸得发麻的手心,书鱼赶紧先道了谢。
姜沅发现近来顾辞舟又不怎么进宫了——这个“不怎么”是相对来说的,毕竟他每三天还得去博文馆一回,只是相对之前的几乎天天往宫里跑来说,最近他倒是正常许多了。
姜沅也好奇地问起过几回,不过顾辞舟也只是简略地提了点。看他的模样,不像是不肯和她说,只是大约他自己也把得不是很准。
姜沅便隐隐约约有了猜测。想来京中要发生什么大事了。
京城里最近的气氛确实古怪又紧张。
说是剑拔弩张吧,也不像。毕竟宫里的萧贵妃都已经倒了,二皇子这一派除了顾辞舟薛盛之几个近来时常进宫以外,看起来简直是完全沉寂了下去,甚至有不少识时务的俊杰转而偷偷摸摸地和文昌侯府那边联络。没了势均力敌的局面,这也剑拔弩张不起来啊。
可若是说完全没动静吧也没有。萧贵妃没了,可定国公府还站着呢。老牌贵族的势力盘根错节,可不是那么好铲除的。
甚至……大约又是她的错觉吧,但姜沅也感觉最近街上的行人又变多了。
连顾辞舟也隐晦地和她提了提,让她和孩子近来如果没有什么大事就不要出门了。不过他自己还是忙得很,天天要么跑顾府要么跑宫里,每天到了晚上才能回来和她一道用个饭。
顾辞舟都这么说了,姜沅便也从善如流。孩子们倒是好办,年纪都小,交际圈子也不大,直接拘在家里说他们最近功课做得不好要努力读书便是。
至于姜沅自个儿嘛,她一开始其实想说自己“病了”的,不过在顾辞舟的强烈反对之下作罢。想了又想,总算又找出一个借口来:顾三夫人拜托她带两个弟媳学学掌家。
这借口不算好,不过有婆婆压着,旁人也不敢多说些什么。等把近来的各种宴饮帖子一一拿这个借口回了,姜沅才发现薛家的薛鄢氏居然难得地没发什么帖子。
她挑了挑眉,喊了侍棋来问。果不其然,薛鄢氏也拿了“照顾家里新生的小儿”作借口,回了所有帖子。
看来这京里确是要发生什么大事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姜沅搁下笔,叹了口气。
不过京里的局势再紧张,日子还是得过。转眼就到了端午,姜沅又张罗着让人包起了粽子。
他们家包粽子比起别家来倒是麻烦不少。姜沅只吃咸的,顾辞舟又只吃甜的,余下的几个孩子也是有的吃甜有的吃咸,还有的都吃,每年的粽叶糯米都要比别人家里准备得多的多。
拨完了算盘,姜沅一时坏心眼地想,不如让顾辞舟也吃咸的吧?这样就能省下不少开支了。
不过她也就是这么想想而已。
五月初五端午节,挂艾草、熏虫蚁、喝雄黄酒。姜沅给家里每个孩子身上都亲手绑了五彩丝线,看起来颇为可爱。
晚上自然就是吃粽子了。不过糯米这东西不好克化,吃多了晚上胃会不舒服,她便也只用了两个小的。
倒是顾辞舟不知道在想什么,一连用了好几个,直到姜沅喊他才停下来:“别吃了别吃了,待会儿肚子要不舒服的。侍棋去拿两丸山楂过来。”
顾辞舟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一笑:“是我发呆发久了。”
姜沅挨过去,替他倒了杯温茶:“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顾辞舟摇摇头:“……没什么,只是,我想着大概定国公府又快出事了。”
姜沅放下茶壶,微微抿着唇,没再说话了。
第139章终章“此语诚不谬,敌君三万秋。”……
五月时天气已经渐渐热了起来,虽然还不至于到摆冰山的程度,但是像姜沅这样怕热的人也是要拿着把扇子在手里摇啊摇的。
这样的天气里,一旦到了快要下雨的时候便是显得格外闷热。空气仿佛凝滞住了一般,头发丝也总感觉黏糊糊地贴着,让人不大舒服。姜沅开着窗户坐了一下午也没感觉有风进来,只能用力又扇了几下手里的扇子,抱怨了一声:“这雨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下下来啊!”
自然是没有下下来的。傍晚时闷雷滚了几道,但是直到夜里,地上都没有湿一星半点儿的。所幸今晚顾辞舟似乎是忙于公事,和薛家大公子薛盛之一道留在了前头书房,这会儿灯都还没熄,她一个人得以独占一整张大床,倒是凉快许多。翻来覆去个两三回便渐渐迷糊了,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大约是因为闷热,又或许是因为别的些什么,姜沅今夜难得地睡得不是很安稳,是一丁点儿风吹草动就能惊醒的程度——到了后半夜,她便突然被一点细微的声响惊动了。
那声音是真的很细微。侍读府是皇上所赐,不算小,锦春院又在花园旁边,不靠院墙,因此平日里街上的声音基本不会传过来。可今夜仿佛是许多人一起动作一般,声音竟然大到连她都听见了。
哒哒哒,哒哒哒,像是什么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脚步声,马蹄声,和铁甲碰撞的声音。
在大脑开始思考之前,身体已经先行一步做出了反应。姜沅几乎是一瞬间拥着锦被坐了起来,还未开口喊人,就看见门边闪进一个人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