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圣经千字文 > 申命第2章 下(第5页)

申命第2章 下(第5页)

)。他拒绝以色列人和平通过的合理请求,反而主动挑起战争,这种暴力行为背后是他对神旨意的悖逆。他无视神对以色列人的应许,妄图凭借武力阻挡神的计划,彰显出人类罪性中对神的反抗和对暴力的滥用。

五、新约视角的整合

(一)罗马书9:22

-

24的双重器皿论

保罗在罗马书9:22

-

24中用窑匠的比喻说明:“倘若神要显明他的忿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又要将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这器皿就是我们被神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这有什么不可呢?”

这里,保罗将法老、西宏等视为“可怒的器皿”,神对他们的忍耐和审判是为了在“蒙怜悯的器皿”(教会)身上显明荣耀。

法老和西宏的经历展示出神的救赎计划具有鲜明的拣选性与目的性。神通过对法老和西宏的审判,让世人看到罪恶的结局,同时也凸显出教会作为蒙怜悯器皿的特殊地位与使命。这表明救恩的主动性完全在于神,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和旨意,在历史中拣选和审判,彰显自己的荣耀。教会作为神救赎计划的成果,要从法老和西宏的事件中汲取教训,明白神的公义与慈爱,坚定地跟随神的引领。

(二)启示录中的终末审判

在启示录中,法老(启11:8“他们的尸首就倒在大城里的街上;这城按着灵意叫所多玛,又叫埃及,就是他们的主钉十字架之处”

)和西宏代表的列国(启20:8“又迷惑了地上四方的列国,就是歌革和玛各,叫他们聚集争战。他们的人数多如海沙”

)最终都要面临审判。这证明神在历史中的作为具有终末论的统一性,无论是过去的法老和西宏,还是未来的列国,都在神的审判之下。

法老和西宏的故事是神在历史进程中审判罪恶的具体案例,而启示录中的终末审判则是神公义的最终彰显。神的审判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他对罪恶的惩处是必然的。这也提醒着信徒,要时刻警醒,坚守信仰,因为终有一天,所有人都要站在神的审判台前,接受公正的裁决。同时,这也给了信徒希望,坚信神的公义必将在世界末了得到完全的实现,罪恶终将被彻底消灭。

(三)基督论的核心地位

基督既是逾越节的羔羊(对应法老事件),他的牺牲如同逾越节的羊羔,用自己的宝血拯救世人脱离罪恶与死亡,使人们能够获得救赎;又是犹大支派的狮子(启5:5“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

,对应西宏的征服),象征着基督的权能和得胜。

基督在十字架上同时成就了救赎与审判(约12:31

-

32“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

)。他的救赎覆盖了法老事件中以色列人所预表的全体选民,以及所有因信他而获得拯救的人;他的审判则如同西宏事件中神对罪恶的审判,彻底战胜了罪恶的权势。基督的工作将法老事件中的救赎与西宏事件中的审判完美融合,成为神救赎计划的核心。他的牺牲与得胜,为人类开辟了一条通往神的道路,使信徒能够在他的救赎中获得新生,同时也让世人明白,神的审判是不可逃避的,唯有依靠基督才能获得永恒的生命。

结语

法老与西宏的“心刚硬”事件,本质上是神在救赎历史中主权作为的一体两面。前者着重救赎群体从世界中分别出来,神通过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让他们摆脱埃及的奴役,成为神的选民,建立起与神独特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彰显神的救赎慈爱。后者强调圣洁国度在应许之地的建立,神借以色列人之手审判罪恶的亚摩利人,洁净应许之地,为以色列人定居并建立敬拜神的国度创造条件,彰显神的公义审判。

二者的差异不在于神的本性改变,而在救赎计划不同阶段的神圣护理。正如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所言:“神用同一双手,在埃及施行审判,在迦南彰显公义,为要教导祂的百姓:救恩的杯与忿怒的杯,都出自同一位窑匠。”(参耶25:15

-

17)

这种看似矛盾的神学张力,恰恰彰显了圣经启示的整全性。神的慈爱在审判中显为宝贵(诗62:12“神的慈爱和诚实,必伴随他的子民”

),祂的公义在救恩中得着荣耀(罗3:25

-

26“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

)。信徒应当从这两个事件中深刻理解神的属性和救赎计划,在生活中敬畏神、信靠神,积极回应神的呼召,践行神的旨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