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像刚把鸦片吞服,
全身沉向忘川河。
这使诗人沉入恍恍惚惚的梦幻般境地的不是毒药,也非鸦片,而是那夜莺的
歌声。接着,诗人又想到美酒。
唉,要是有口葡萄美酒该有多好!
那冷藏在地窖的陈年佳酿,
一尝就会使人想起绿色的大地,
想起花神,恋歌,阳光下的欢畅!
但愿有一杯满溢着南国的温暖,
满溢着真正的、殷红的灵感之泉,
杯沿闪烁着珍珠般的泡沫,
那染得鲜红的嘴唇;
哦,我要一饮而悄然离开人世。
同你一起隐没在幽暗的林间。
接着,诗人从美酒回到了自我,回答了诗人在第一节中提出的心儿为何而痛,
为何要逃离凡世的两个问题,即,人世间有太多的病痛、烦恼和悲凄:美在
褪色,爱不长久。但在诗的第四节中,诗人好像又找到了慰籍。即,酒、麻
醉剂都没能做到的,诗却做到了。诗人想告诉人们诗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
诗人能帮助人们摆脱烦乱的社会:
去吧!去吧!我要飞往你处,
不乘酒神用群豹拖拉的车驾,
而是靠诗神无形的翅膀,
尽管头脑已经困顿,疲乏。
后来,诗人用夜莺的归属,想到远离人烟、狂涛拍岸的孤岛上,囚禁的公主
的孤寂。由此,诗人猛然想到自己不也是孑然一生吗?于是情不自禁地说出:
孤寂!这两个犹如钟声,
-----------------------页面32-----------------------
把我送回我独自立足的地方!
诗人由此回到了现实!呵,别了!幻觉!你这引人入迷的小妖。
夜莺飞去,但她的歌声仍在耳边萦绕。诗人虽已回到现实,但仍弄不清
这究竟是幻觉还是梦。
哎,这是个幻觉,还是白昼的梦?
歌声飞逝了:——我睡着,还是
醒着?
产生于同一年的《希腊古翁颂》与《夜莺颂》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诗
人的想象力的结晶。不同之处是夜莺给人一中空灵的感觉,因为我们只闻其
声、不见其形。而象征古代文明的古翁展露其形,却默不作声。留给人一种
静态的美。
引起诗人如此多想象的是一个刻有浮雕的石翁,石翁上刻着许多人物和
情节。诗开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