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想象的空间 > 第32章(第1页)

第32章(第1页)

大”,宣扬原始罪恶以及唯有基督教能使人免遭尘世苦难的观念。后来,作

者把《阿达拉》与《瑞奈》合集出版。瑞奈是个像作者一样的没落的贵族青

年,为了追求无名的幸福而焦躁不安、四处漂泊。他抱怨宇宙人生,留恋死

亡和荒凉残破的景物。瑞奈身上反映出的宿命论、无法解脱的优郁心情实际

上是被剥夺了特权的贵族阶级对法国革命的不满情绪的集中体现。除此而

外,夏多布里昂还写了《殉道者》、《那捷兹人》、《最后一个阿班色那瑞

人历险记》等小说。《巴黎至耶路撒冷之行》是本游记,还有自传《墓外回

忆录》。在他的作品中,夏多布里昂散布了中古基督教,同时也对中古文化

艺术,特别是建筑艺术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他还开创了“世纪病”的病

态形象,对后来的拉马丁、维尼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如果说夏多布里昂因为宜扬基督教而使他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产生了

消极的影响,斯达尔夫人这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作家却对浪漫主义起了积极

的作用。

斯达尔夫人是瑞士的一位银行家兼财政大臣的女儿。早年接受启蒙思想

的影响,卢梭是她崇拜的偶像。革命初期,她拥护革命,但像华兹华斯一样,

雅各宾专政后,她十分惊恐,因此而离开了法国。拿破仑执政后,她在巴黎

开办了一个沙龙,成了不满拿破仑独裁统治的人们的活动中心。1800年她发

表了《论文学》,歌颂自由,1802年她又发表了她的反教会小说《黛菲妮》,

因而引起了拿破仑的不满,从此开始过流亡生活,游历欧洲各国,并与德国

的施莱格尔兄弟结成好友。1807年小说《珂莉娜》出版。1801年出版了她的

《论德意志》,表达了她对德国及德国文学的理解。

斯达尔夫人在其两部小说中第一次在法国文学领域提出妇女自由权利和

社会传统习惯之间的矛盾问题。黛菲妮是个天真热情的女子,可是她的坦率

的行为,不但为封建的道德和教会偏见所不容,而且也始终得不到情人的谅

解,最后唯有服毒自杀。珂莉娜是个渴望个性自由、热情奔放的意大利女诗

人。年幼时备受继母的歧视和迫害,后来与英国青年奥斯华尔德相爱。但后

者生于清教徒家庭,性情拘谨,终于牺牲了对珂莉娜的爱情,听从父母之命,

与一个符合贤妻良母标准的女子结了婚。珂莉娜因此感到绝望,抱疾而终。

两个女主人公都希望战胜传统势力,但最终都失败了,并皈依了宗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