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达尔夫人对文学理论的批评的贡献是重大的。她的许多见解对浪漫主
义文学的成长和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批评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她在《论
-----------------------页面61-----------------------
文学》中着重阐发了文学发展和社会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用历史比较
的方法取代古典主义文学法则。她认为批评家应该从产生作品的社会政治环
境中去理解和说明作品的特征。在《论德意志》中,她进一步阐述了古典主
义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相对立的论点。她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
碍创作自由的古典主义法则。她坚信受资产阶级的浪漫主义文学将比过去的
文学更有力量,更有独创性,因为它是在本民族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她提
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她还强调法国应向莱茵河彼岸的作
家如歌德、席勒、施莱格尔兄弟等作家学习。继这两位早期浪漫主义作家之
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辉煌的名字。
-----------------------页面62-----------------------
美人与野兽——雨果
法国浪漫主文学的翘楚是维克多·雨果(victor)。这是位诗人,hugo
有着热情而执拗的个性,宽厚而坦荡的心怀。但他在戏剧小说上的成就更为
辉煌,他那体现在小说中的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赢得了全世界读者的同情。
除了文学之外,在政治上,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门人物。在感情上,他
是恋爱专家,至老不衰,其风流倜傥和精力充沛,与同时代的德国文豪歌德
不相上下。
雨果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将领。母亲莎菲是个孤儿,由于渴望精
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支柱,1797年11月15日与里奥朴·雨果结婚。
四年之后,这对夫妇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全家出去旅行。在山区的途中,
莎菲怀上了第三个孩子。这就是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柏仙谷一幢十七世
纪古老的屋子中的维克多·雨果。由于父母之间的一些龃龉,有时雨果感到
得不到母亲的照顾,因而内心里充满的不是温馨的亲情,而是孤寂。这种忧
郁气质形成了一生中经常压制他那强盛生命力的力量。
1822年雨果同青梅竹马的艾德娜结为夫妻。艾德娜属于西班牙型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