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王命璿与陈扬美连续上了三次辞呈后,朱由校终于同意了他们的致仕。
时间又过去两天后,吏部就公布了新的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的人选。
至于廷推,自从将“东林群贤”赶出朝堂后,几乎就再也没有举行过,都是由魏忠贤为首的司礼监代为传话。
在送别王命璿与陈扬美两人后,张瑞图大概是弄明白了两人为何会莫名其妙地丢了官。
说到底,还是王命璿与陈扬美两人经受不住诱惑,跳进了别人挖的坑。
其实张瑞图不知道的是,就算没有这次高价卖粮的事情,皇帝也会想其它的法子罢黜六部九卿中福建籍的重臣。
现在朝中福建籍重臣有阁臣张瑞图,刑部尚书王命璿,工部尚书吴淳夫,大理寺卿陈扬美,势力太大,对朱由校即将要推行的开海政策十分不利。
经过这么一番调整,内阁中黄立极与李国普是北直隶人,施凤来浙江人,六部九卿中吏部尚书李长庚与礼部尚书李腾芳湖广人、户部尚书郭允厚山东人、兵部尚书袁可立与新任命的大理寺卿杨所修河南人、新刑部尚书崔呈秀与督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北直隶人、通政使赵绂山西人。
相比之前来说,北直隶的人依然很多,但起码会阻止朱由校开海的人立马变少了。
这不,在崔呈秀与杨所修两人刚赴任不久,朱由校就在昭和殿再次召开了由内阁与六部九卿参与的御前会议。
而列席会议的,还有户部左侍郎代理漕运总督的张晓。
事先已经得到通气的户部尚书郭允厚率先开口道:“启奏陛下,大明现在国事艰难,外加多处大旱,朝廷开支日益入不敷出,臣恳请陛下恢复永乐朝时广东、福建、浙江与太仓的市舶司建制,好为大明开源!”
郭允厚的话音刚落,在其他人震惊的同时,张瑞图也顿时感到后背一阵发凉。
原来王命璿与陈扬美两人的致仕,早就在眼前皇帝的算计之内,说不定其中还包含着自己。
这小皇帝的心思也太深沉了,要是自己没有坚守住底线,说不定也会落得跟王命璿与陈扬美两人一样的下场。
“启奏陛下,臣反对!”
看着出列的吴淳夫,朱由校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问道:“为何反对?”
“臣反对有三,一是禁海乃太祖祖训,二是大明禁海的时候海防平靖,但当开海的时候,倭患频发,三是去年通过几次大的抄家,以及秋税完成,现在的国库并不缺钱粮!”
不用朱由校下场,自有郭允厚这个户部尚书帮他辩驳,“启奏陛下,大司空的反对简直是谬不可言,臣向陛下请求的是恢复永乐朝时的市舶司,难不成大司空想说太宗文皇帝带头违背太祖的祖训?
其二,海防的平靖与否,跟海禁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联,永乐朝时大开海禁,几乎就没有任何的倭患。
其三,去年抄家和秋税所得,国库虽然还有一点积蓄,但钱不足五百万两,粮不超一千万石,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又要给九边与文武百官发放军饷俸禄,国库很快便会见底,真不知大司空哪来的底气说国库不缺钱粮!”
朱由校真想给郭允厚竖一个大大的拇指,这反驳实在是太漂亮了。
被郭允厚反驳,吴淳夫自然不会就此认怂,“启奏陛下,大司徒只能用永乐朝来举例,永乐朝时国朝鼎盛,万国来朝,自然不会有什么倭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