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考试结束后,考生中间是可以休息一天的。
这中间休息一日虽然出不去,但也能稍稍缓解考生疲惫的身体。
此时虽然才考三天,但很多学子身体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冒。
林然在甬道中活动身体时,总能听到身旁经过的学子时不时的咳嗽声。
尤其是臭号考房里的举子,这位咳嗽的声音太大了,林然总以为下一秒这人便有可能倒下。
自从发现甬道中咳嗽的学子越来越多,林然便不怎么从考房里出去了。
就是要出去,也会等大家都在考房里用饭时。
感冒是会传染的,眼下考试才来到第四日,若是不幸得了感冒,身体糟糕的情况下,很难发挥自身全部实力。
林然这会儿就在考房里用瓦罐煮着姜茶。
多喝姜茶不仅能让身体暖和,也能多少预防感冒。
就这么在考房里枯等一日后,第五日的第二场考试如期而至。
第二场考试内容,主要是考论、判、诏、诰、章、表中任选其一。
论“科举取士之利弊。”
林然看到这题,不由愣了愣。为何人会发愣,实在是觉得这题出得有些矛盾。
要让学子们讨论科举取士利弊,这等于是出题者在跟在座学子们说,我觉得科举取士不是那么好。
这是一道近乎有些否定学子们的考题。
为何林然会这样认为,实则这题不应该现在去问来考试的学子。
若说科举取士好,那这题便不会出现在考卷上,若说科举取士不好,岂不是直接否定了自己。
林然看着这题,心中也不由有些多想。
一般会试出题者,基本都是由天子与内阁而定。
内阁中的官员,显然不会去否定从前自己的经历,那么能让这题出现在考卷上的,应当是楚帝了。
那楚帝是为何会对科举取士有了怀疑?
林然此时有些大胆的开始琢磨楚帝出这题的心理活动。
本来,会试第二场的考题,放在整个考试中,是最简单的一项。
大多数学子做第二场时,用时也是最少的。
谁知今年倒是出了意外,此时不止是林然,基本考场里的学子,都在第二场犯了难。
大家也都不傻,既然不能一面倒的说好与不好,那此题必然是要点名利弊。
但有利之处大家都会写,只是说到科举取士的弊端,举子们全都犯了难。
哪里不好这点?从前谁人会去思考这种问题。
大家心中想的,全都是考上之后的好处,对于国家选拔人才的方法,也不是小小举人该想的。
没想到从前没想到的事,如今就在自己眼前考卷上,等着自己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