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县衙,聂永一天劳累过后,从衙门回到后宅,只觉得脑袋昏昏沉沉,脚下一个不留神,被门槛给绊住了,整个人像是滚木头一般,直接滚倒在地上。
“哎呦,大人!”后宅伺候的小厮吓得魂都快丢了,连忙过来将他搀扶起来。后宅的丫头,婆子们齐齐凑过来,恰逢掌灯十分,屋子里光线又暗,真是一番好乱。
师爷梁涑在隔壁听到了动静,急匆匆的跑过来,一看聂永摔得满脸是血,不由得暴跳如雷,将屋子里的丫鬟婆子骂得狗血喷头。
好在聂永这一摔只是伤了鼻子,看上去吓人,其实伤势并不严重,丫鬟们忙活一会,给聂永更了衣,混乱的状态便结束了。
可是聂永经过了这一出,心情更是糟糕,将自己关在书房里面,诺大的男人,竟然嚎头大哭起来。
他想起三年之前的京城,得罪戴相的当晚他去拜访六部各路大人,同僚,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这些人纷纷闭门谢客。
而恰恰祸不单行,他的结发妻子染了病,听闻聂永要被贬的消息之后,心一急,病情更是严重了。
聂永就在四面楚歌的环境中收到吏部消息,将他贬斥到江南扬州,当天他便被逐出了翰林院。
那一天恰好是个风雨夜,在翰林院被逐之后,他回到京城租住的四合院,妻子病入膏方,无药可医,当晚死在了他的怀中。
仕途不得志,爱妻病死,聂永真是累累如丧家之犬,他离开京城的时候,孑然一身,竟无一人相送。
他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离开京城,临走的时候,站在出京的驿道上,他发誓一定要重返京城,而且他还要将自己失去的东西全都拿回来。
当日的情形,虽然三年过去了,却依旧历历在目,可是聂永想想自己在扬州这三年,提起来全是伤心事。
他一个外来者到江南,处处遭排挤,另外,他虽然做过翰林,可是到地方为官却和翰林院完全不同,同僚欺他不懂世事,处处给他下绊子,他不知栽了多少跟头。
三年的县令,他碌碌无为,考评几乎是垫底,而今年更是新河县多灾多难之年份,前几个月刚刚发生了一场大火,这几天北边几十个村庄又闹了洪水,几千人无家可归,县衙库房里面空空荡荡,知府衙门他又疏不通关系。
为了赈灾,他连续几天没合眼了,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钱粮不足,反倒激起了民变,好不容易压下去了,他想回后院稍作歇息,门槛都和他作对,摔了个狗啃屎,满脸是血,狼狈之极。
诸多事情堆积到了一起,聂永越想心情越糟糕,只觉得自己的前途寸步难行,此时他百感交集,谁说男儿不流泪,只是未到伤心时。
一个人独处了小半个时辰,他的心情略微舒缓了一些,便立刻让丫鬟将师爷梁涑请了过来。
梁师爷其实一直就在外面候着,聂永传他,他立刻就从外面走进来,道:“县尊大人您无需犯愁,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看一切的事情可能已经出现了转机。”
聂永抬抬手道:“梁师爷,你别给我宽心,我心中有底,现在局面很艰难,前路迷茫啊!”
梁师爷嘿嘿一笑,道:“大人差矣,昨天之前一切迷茫,可自今日之后,却是拨云见日呢!”
聂永眉头一挑,道:“师爷何出此言?”
梁师爷慢慢的凑到聂永耳边,压低声音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人的三年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了!绿竹林那边今天送了一封信笺过来。”
“啊……”聂永惊呼一声,瞬间弹身而起,道:“信在哪里?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嘿,真是误事啊!”
梁涑神秘的一笑,道:“今天大人整天都在忙赈灾的事情,我不便打扰此其一,第二,外面人多眼杂,绿竹林不是一般的地方,那可不是在什么场合下都能提的地方,所以,我便想着等合适的时机再跟您说这件事。”
聂永点点头,道:“信,信呢?”
梁涑不慌不忙将信笺从衣袖里面取出来,然后恭恭敬敬的递给了聂永,聂永小心翼翼的将信笺打开,然后凑到油灯下面,一字一句的将信中的内容看完。
他边看信,脸色边不断的变化,待到将所有的内容看完,他将信放在桌上,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开始来回踱步。
“不愧是阎师啊,招招犀利,振聋发聩。我的确没有想到还有这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手段,妙,妙得很!”聂永道,他微微沉吟了一下,看向梁涑道:
“师爷以为如何?”
梁涑道:“我以为大人说得对,这是奇招,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对大人来说,这恐怕是唯一的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