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亭中之人正是刘兴祚;那中年汉子,乃是已经在女真潜伏十年的锦衣卫密探,金应魁。
自从沈瑜到了沈阳,这金应魁便当起了他与刘兴祚联系的中间人。
金、沈二人不仅在张家药铺建立起了秘密联络点,更是打着为老奴寻药的幌子,建起了一支寻药“商队”。
也正是通过这支往来于朝鲜和山东等地的商队,两人与袁可立搭上了线。
而东江的毛文龙更是十分重视此事,更是通过袁可立下令,将驻扎在东江的锦衣卫百户李克鼎给秘密派到了复州。
沈阳这边,老奴自从同意了黄台吉的计划后,后金大小贝勒们已经为这进攻辽南的领兵大将吵翻了天。
三贝勒莽古尔泰直言汉将不可信,欲亲率自己正蓝旗二十一个牛录亲攻东江。
可这个节骨眼上,黄台吉又怎么会将兵权分出去,更别说还是这位本就不服自己的五哥。
若是叫他脱离自己的掌控,一旦沈阳城中出了什么岔子,自己那边面对的可是孙承宗,想要快速返回沈阳肯定要费上一些心思,而这鲁莽又勇猛的三贝勒,要是真格地弃了东江不顾,自己岂不是会陷入被动。
而阿敏更是将心思打到了朝鲜身上,他本就是舒尔哈齐的次子,虽然舒尔哈齐因为与老奴争权被努尔哈赤幽禁致死,但阿敏却因自幼长在老奴身边,不仅没有受到连累,还很被老奴看重,更是成了后金的四大贝勒。
可阿敏也知道,他的政治生命到这也就到了头,想要争夺汗位更是痴人说梦,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借着出兵的机会,直接干翻了朝鲜,然后自己就可以借着朝鲜未定,还需要自己坐镇的名义谋求自立;毕竟,这能关起门来自己当大汗,又何必在这沈阳听着别人摆布。
代善这位大贝勒倒是表现得模棱两可,浑水倒是没少搅合,可正经的主意却也没说出一个。只说什么“兄弟们讲得都有道理,还需好好议个章程出来。”
四小贝勒中的济尔哈朗倒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了黄台吉一边,而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则被老奴留到了身边,只叫年纪最大的阿济格在后方负责征收粮草。
而刘兴祚等人的想法,便是破坏四大贝勒中的任何一人统兵攻击东江,这样不仅能把辽南各地和东江的损失降到最低,也能方便自己这边行事。
可刘兴祚与其他汉将相比,又有着一些不足之处,这最重要的,便是他在天启三年那次流产的叛逃。
那次虽然有惊无险地叫他躲了过去,老奴也一刀砍了那告密的王丙,但这几年却一直命他和家眷留在沈阳,复州的事全部交给了他几个兄弟打理。
所以刘兴祚想要领军,便还缺一个由头,一个叫老奴和后金都挑不出理,还十分可信的由头。
沈瑜的计划,便是通过厂卫来安排一场行刺,但矛头却并非指向对刘兴祚,而是早就在大明挂了号的那位汉奸“第一人”—李永芳。
一来,若是把矛头对准刘兴祚,不仅显得突兀,更会引起老奴的怀疑;
二来,这李永芳对大明来说确实罪大恶极,一旦把他干掉,不仅能震慑后金的一众汉将,更能砍掉老奴一臂,这个险还是值得冒的。
三来,沈瑜想通过这场行刺,来给后金的贵族们演上一出好戏,一出“明贼误杀老母,刘爱塔奋而起兵”的好戏。
只不过既然是行刺,这戏自然是要做足,虽然刘兴祚经过几番寻找,已经替老母寻到了一名十分合格的替身,事后还可以借着归乡葬母的名义逃出沈阳。
但刘母的这位替身也是凄惨,只因形貌上与刘母相似,便要舍去了一条性命,还是十分令人可怜。
可眼下的刘兴祚却也顾不得许多,若想携家带口的逃出沈阳,打着给老母发丧返乡的名义那是再好不过。
更何况,一旦此事做成,自己还能“名正言顺”的向老奴请命伐明。
毕竟,这等“杀母”大仇,那是一定要向大明讨要回来的。
这机会,便在三日后的刘母寿辰之上。
恰巧的是,今年正好是刘母六十大寿;在这个时代,这个年纪绝对称得上高寿,而刘兴祚早早的便撒下请帖,按照李永芳和他的交情,一定会来出席。
“金兄,你今夜便去联系沈瑜,叫他立刻安排好一切,至于那行事之人,也要想个万全之策出来,此人甘冒这等风险,我等定要保他一命才是。”
想好一切,刘兴祚把心一横,还是决定冒险一试。至于那替身,他也只能暗中多给她家人留些银钱,毕竟,这总不能真拿老母的性命冒险才是。
金应魁点头应诺,他心知此间之事凶险,还当真要想个万全的法子出来才是。
把头转向天空,刘兴祚说道:“这天,终于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