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屈子传第36章 > 第37章(第1页)

第37章(第1页)

屈原愈讲顾忌愈小,愈讲兴致愈浓,愈讲劲头愈大,其势如风暴,似雷霆,若万丈悬瀑,犹大江东去之汹涌波涛,摧枯拉朽,吞天噬日,竟不知日落西山,夜幕笼罩。怀王听得津津有味,似痴若呆,不时发问,答复均令其心满意足。他像个饥饿的乞丐,一旦遇到了饭菜,便手拿把抓,狼吞虎咽,忘记了自己乃一国之君,需要某些约束。

敲门,经怀王同意,内侍方推门进来,遍掌灯烛,书斋内红光闪耀,一片通明。直到这时,怀王才意识到天色已晚,腹中也有些饥饿了。征得屈原同意,晚膳端到书斋来用。为了节省时间,更为了保证彻夜之谈,这餐饭吃得十分马虎,无酒,无鱼肉荤腥,更无助兴的歌舞。国君与臣下同席,只有在盛大的国宴上方能见到,而今,不年不节,无祭无典,君臣对几而食,相视而餐,有滋有味,既香且甜,且伴君进餐者并非卿相,而是一位刚出山的无名无位的青年,岂不是今古奇观!……

&ldo;食不语&rdo;,君臣以最快的速度默默地食完了一餐饭,漱口,净手,稍事休息之后,屈原便又打开了闸门,于是波推浪涌,激流澎湃――

楚乃古帝高阳之后裔,高阳传到陆终,陆终生六子,最小的一个名季连,姓芈,是为楚之始祖。楚和殷、周进行过长期的对抗,其原因主要是北方强大的民族视楚为披发左衽的南蛮?_舌之人,是野蛮的落后民族,故而多次对楚兴师问罪,奋伐荆楚。楚人为了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对强大敌人的抵御中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殷末便开始定居于长江和汉水流域。这里土地广袤肥沃,气候温暖,雨量丰富,滚滚长江纵贯其中,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有舟楫、灌溉和渔猎之利,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更有东海之盐,章山之铜,豫章之金,长沙之锡及漫山遍野之竹木,后世有史书记载道: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无冻馁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楚夏之交,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汉书》)

公元前11世纪,周昭王兴师南下,大举伐楚,但结果兵败身亡。到了公元前9世纪初,楚王熊渠,进一步大面积开拓疆域,并自立分封,与北方的周王朝分庭抗礼。公元前8世纪,楚武王之子楚文王迁都于郢。接连伐申、蔡,灭邓、息,兼国三十九,凌江汉间诸小国,小国皆畏惧之。面对这一现实,周天子无可奈何,只好顺水推舟地赐其胙肉,让楚&ldo;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rdo;。到了公元前7世纪时,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成了春秋五霸之一,问鼎周室,大有取而代之之势。战国以来,楚又相继灭蔡、枢、莒等国,到楚威王时,已是天下强国,&ldo;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天下莫能当也&rdo;。总之,从西周经春秋到战国,楚先后兼并了长江和淮河流域的近七十个国家,版图几乎相当于其他六国的总和,是七国中疆域最大、军备最强、人口最多的国家。楚对外扩张之所以如此得手,除因国内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更因其历代明君政治清明。有史书记楚庄王之世道:&ldo;商农工贾不败其业,而卒乘楫陆,事不奸矣……其君之举也,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归。举不失德,赏不失劳,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如之何敌之!&rdo;

屈原之所以讲述楚国这光辉的发展史,目的自然在于激励怀王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富国强兵的信心。至于近代楚国衰落的情况,屈原不便多谈,讲到先辈艰苦创业的光辉业绩,怀王理当正视眼前的现实,从而振奋精神,奋发图强。但屈原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完成统一大业,必得富国强兵,而欲达此目的,在目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又必须实行变法。变法与否,变法彻底与否,决定着各诸侯国的命运。对于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国基坚实,但由于统治集团腐败和生产关系落后而使国家由鼎盛迅速趋于衰落的楚国来说,变法尤显得重要,这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关键。屈原素以娴于辞令著称,讲这一问题时既观点明确,态度明朗,又异常委婉和策略,使怀王听着入耳,品着有味,乐意接受。

屈原说,楚之明君早就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君臣的法治观念较强,远在春秋时的楚成王(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和楚庄王(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0年),就有两则遵法崇制的故事。

楚成王的令尹子文的同族中有人犯了国法,而掌管司法的&ldo;廷理&rdo;知道犯人是令尹的本家,就把他放了。子文闻听此事,便把该廷理找来严加批评,说他这样做是&ldo;为理不端,怀心不公&rdo;,并且大义凛然地声言:&ldo;吾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rdo;而且还亲自带着他的这个族人到廷理面前说:&ldo;不是刑也,吾将死!&rdo;廷理只得依法处理了这个犯人。楚成王听说令尹子文如此大公无私,大义灭亲,执法如山,连鞋子都顾不得提,就慌忙跑到子文家检讨说:&ldo;我年齿尚轻,用人不当,有背令尹之心志。&rdo;于是罢了廷理的官,并从此更加信任子文了。百姓闻听此事后说:&ldo;有令尹若此,楚有何虑哉!&rdo;并编成歌谣,唱道:&ldo;子文之族(人),犯国法程(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不同意)。恤顾怨萌(偏顾私亲,就会使人们产生不满),方正公平(执法如山才算公平)。&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