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是各邦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镇压进步力量的工具。德国人民并未从中
获益,他们所向往的统一和自由仍然是个泡影。于是,知识分子更是噤若寒
蝉,大多假托放浪以自保。思想逐渐从客观的大风雨退缩到主观的甲壳之中,
由现实转向空想。因而,出现了一批观念论的哲学家,如费希特提倡自我哲
学,认为自我是一切的创造者,一切“非我”都由“自我”的能力产生,极
端强调个人主观的作用,为浪漫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的特点提供了哲学基
础。自然哲学家谢林、黑格尔主张提供艺术与自然一致的学说,认为自然本
身就是艺术。莱尔玛哈提倡“美的宗教哲学”,反对以理性处理宗教,主张
以直觉及感情对待宗教,把美学和宗教合而为一。这些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
想正是形成当时德国文学上的浪漫主义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种背景上应运而生的德国浪漫派具有放纵恣肆、好奇尚美、随心所
欲的特点。他们抹煞各门艺术的界限,主张文学越俎代疱,承当一切艺术的
功能;要求文学家采取玩世不恭的嘲讽态度,攻击一切他们所认为的文化上
的门外汉和审美上的低能儿,反对追踪希腊、罗马,强调发掘民间文学,鼓
吹精神与自然相一致,以及以中世纪的天主教信仰为生活和创作的基础。这
种一味地追求神秘性、无理性、方向幻境的逃遁以及在夜的朦胧的状态中的
沉缅,出现了一大群古怪而病态的人物:患肺病的兄弟会教徒,带有亢奋的
情欲和亢奋的神秘渴念的诺瓦利斯;玩世不恭的忧郁病患者,带有病态的天
主教倾向的蒂克;论天才,他有反抗的冲动,论无能,他又易于向外部权威
屈服的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被监视的梦想家,沉溺于半疯狂的鸦片幻境
中的霍夫曼;愚忘的神秘主义者维尔纳;以及天才的自杀者克莱斯特。结果,
使人感觉到,浪漫派的结局真仿佛是一场恶魔的宴会,这里有愚民主义者发
出的雷鸣,神秘主义者的咆哮,政治家高呼要求警察国家,圣职人员和神权
政治,神学和接神术扑向了各种科学。
-----------------------页面43-----------------------
神圣的小学校长——奥·威·施莱格尔
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勃朗特三姊妹,而在德国的浪漫派中,施莱格尔两兄
弟。奥·威·施莱格尔(augtwilhelvonschlel)是兄长,生于1767
年9月5日的汉诺威。不满20岁时,便开始在格廷根大学学习神学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