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琉玥为安她们的心,强挤出一抹笑意,道:&ldo;没事儿,能有什么事儿!&rdo;
正说着,傅城恒已经换了一件石青色团花暗纹的长袍从净房走出来,白书几个脸上的紧张之色不由更甚,孔琉玥看在眼里,虽不情愿,亦只能迎上前强笑着行礼:&ldo;侯爷是歇会子再过去老太夫人那里,还是这会子就去?&rdo;
彼时傅城恒的神色已经缓和多了,看见她主仆几个都战战兢兢的样子,想到方才她在自己身后略带惊慌的声音,心下又是一软,说到底,还是自己太浮躁了一些!
因带了几分笑意说道:&ldo;这会子就去罢,正好有点事跟老太夫人商量。&rdo;
孔琉玥低眉顺眼应了,跟在他身后往外走,心里不无惊悚,刚才还一脸的怒色,这会子又是一脸的笑意,变色龙也没他老人家变得快罢?
到了老太夫人那里,其他人都还没有来。给老太夫人行过礼后,傅城恒坐到了下面的太师椅上,孔琉玥则站到了他的身后。万恶的旧社会,有长辈和男人在,就没有女人坐的地儿,除非长辈开口!
丫鬟刚上了茶来,初华已领着傅镕和洁华出来给父母亲见礼。
傅城恒受了他们的礼,问傅镕道:&ldo;今儿个三篇大字可写了?&rdo;
傅镕忙恭敬的回道:&ldo;回父亲,已经写好了,使人送到父亲的书房去了。&rdo;
初华在一旁笑着插嘴:&ldo;三弟写好后,我先检查了的,写得还不差,父亲尽管放心。&rdo;
傅城恒眼底就有了几分笑意,&ldo;你自己的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的,还检查你弟弟的呢!&rdo;又难得和蔼的向傅镕道,&ldo;你姐姐都是为了你好,你要听她的话!&rdo;
傅镕见父亲心情不错的样子,胆子也稍稍大了些,笑着应道:&ldo;父亲放心,孩儿会听姐姐话的。&rdo;
就有温情在父子三人间无形的流淌开来。
孔琉玥自是对此情此境乐见其成,鬼才知道傅城恒的气有没有全部消散,若是没有,等吃过饭回房后,她岂不是还要再承受一次他莫名其妙的怒气?希望他的怒气,能在跟他宝贝儿子和女儿互动过之后,彻底烟消云散罢!
不经意低头,却看见旁边洁华正眨巴着一双小鹿般的大眼睛,满含期待的望着父亲和兄姐,一副很想加入到他们中间却又不敢的样子。
孔琉玥的心猛地一软,她知道傅城恒因为前任蒋夫人与太夫人的关系,很不喜欢这个小女儿,不但她知道,只怕整个永定侯府都知道。虽说站在他的立场,可能会觉得,只要他供她吃供她穿,已经算是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可洁华小孩子家却不会明白,她想亲近父亲,渴望得到父亲的关注和爱乃是出于本能,她有什么错?作为父亲,傅城恒在对待洁华的态度上,实在是过分了!
可她却不能发表任何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在经过了刚才的事后,她就更不能发表了。她惟一能做的,就是在心里跟自己说,以后如果有机会,她一定要尽可能的对洁华好,不为别的,只因她在她的小小身影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和夏若淳的身影,虽说她并不是孤儿,她有父亲,还有哥哥姐姐和其他亲人!
傅城恒与儿子和大女儿说了一会儿话,心情又好了几分,因转向一直含笑看着他们父子互动的老太夫人道:&ldo;对了祖母,我有一件事与您老人家商量。&rdo;
老太夫人笑道:&ldo;什么事?&rdo;
傅城恒道:&ldo;我记得依例玥儿身边是该有四个一等丫鬟?如今的情况是,晓春等四个是您给的,自然该是一等,可她那四个陪嫁丫鬟,原也是一等,所以我想着,索性将她们八个都算作一等,二等的相应减去四个也就是了。至于多出来的那部分月钱,也务须动用官中的,由我们来贴补即可,您看怎么样?&rdo;
孔琉玥没想到傅城恒所谓的&lso;正好有点事跟太夫人商量&rso;,就是这件事,不由吓了一跳,连他刚才称呼她的是&lso;玥儿&rso;两字,都未意识到。男人往往仗着自己儿子的身份直言不讳,婆婆却会把这种变化直接归结到媳妇从中的挑拨离间或是撺掇诉苦上。这种罅隙一旦出现,就好比破镜,花比原来百倍千倍的努力只怕也未必能重圆。
她几乎是惊慌失措的看向老太夫人。老太夫人不会以为,是因为她在傅城恒面前诉了苦,是她想袒护自己的陪嫁丫鬟,所以才会撺掇了他来为她出头罢?
没想到老太夫人却冲她安抚性的笑了一下,似是在叫她不必惊慌,然后方笑着对傅城恒道:&ldo;说来这事却是我欠考虑了,当初只想着你身边没个得用的,所以将她们四个给了你。如今你媳妇既带了四个过来,自然要以她们四个为一等。可是又不好坏了府里的规矩,这样,就让晓春她们四个作二等,领一份官中的月钱,我这里再与她们出一份,算是补贴一下她们名分上的损失也就是了。&rdo;
吩咐身边除卢嬷嬷以外,另一位得用的老嬷嬷杜嬷嬷,&ldo;等会儿你就去告诉晓春她们几个这件事,就说是我的话,让她们以后好好伺候侯爷和大夫人,伺候得好了,我自然不会亏待她们!&rdo;
傅城恒忙道:&ldo;如何能叫祖母贴钱?我们关给她们就是了。再者之所以将此事回与祖母,也并不是想让您破费,只是想着她们是您的人,总要先问过您的意思罢了。&rdo;说着看一看孔琉玥。
孔琉玥会意,忙跟着表态:&ldo;侯爷说的是,如何能叫祖母您老人家贴钱,一年下来也不过二三十两银子的事,还是我们自个儿出了罢。&rdo;据石妈妈和董妈妈说,府里一等丫鬟的月钱是一两一吊钱,二等的则是一两,这样算来,四个丫鬟一月也就要他们贴二两,一年下来,也不过二十四两银子而已,钱虽少,于情于理,都是不好叫老太夫人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