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城恒又道:&ldo;不过二三十两银子的事,祖母您就别跟我们争了。&rdo;
老太夫人还待再说,小丫鬟进来禀道:&ldo;太夫人和二夫人、三夫人来了!&rdo;
话音刚落,又有另一个小丫鬟进来禀道:&ldo;二爷、三爷、四爷也来了!&rdo;
老太夫人只得暂时打住话头。
便见以太夫人为首的一群人鱼贯走了进来,当下众人忙着见礼的见礼,问安的问安,一时间屋里十分热闹。
大家见过礼后,笑着说了会儿话,然后便男一桌,女一桌,老一辈,少一辈的坐了,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
等到大家都离开后,老太夫人叫了卢嬷嬷到跟前儿说话,&ldo;……依你看,今儿个的事可是老大媳妇撺掇老大来的?&rdo;
卢嬷嬷笑嘻嘻的不答反问:&ldo;依您看,咱们侯爷像是那等随随便便被妇人所左右的人吗?&rdo;
老太夫人笑着点了点头:&ldo;这话儿倒是。&rdo;
卢嬷嬷便又道:&ldo;我方才听人说,事情的起因是大夫人那四个陪嫁丫鬟自发愿意作二等,大夫人不想委屈了她们,主仆正商议时,恰逢侯爷回来了,也就知道了此事。我方才见大夫人听到侯爷跟您说起此事时,那吃惊的表情不像是作伪,只怕事先并不知道也没想过侯爷会跟你说,&rdo;说着促狭一笑,&ldo;可见是侯爷自个儿要为人家出头的!&rdo;
老太夫人就欣慰的点了点头:&ldo;封氏去了这么多年,我这个大孙子,总算是开窍咯!&rdo;
卢嬷嬷笑道:&ldo;大夫人这般品貌,待人接物亦是落落大方,进退有度,难得的是并不趁机生事,侯爷便是想不开窍也难!&rdo;
老太夫人就点头道:&ldo;我原也以为她会趁势提出她屋里丫鬟配额不够之事,给老三家的上眼药,没想到她却只字不提,可见的确是个不爱生事,胸中也自有丘壑的。不过,还得再观察!&rdo;三夫人没有第一时间给孔琉玥补足丫鬟的事,自然瞒不过老太夫人的耳目,只不过老太夫人因着存了考验孔琉玥的心,所以她不说,三夫人不说,老人家也就顺势装了一把糊涂。
回到新房,傅城恒径自去了小书房。
在那里,石妈妈与董妈妈早已等候多时了,瞧得他回来,忙都迎上前行了礼,然后一五一十,细细说道起下午面见孔琉玥的情形来,&ldo;……如今看来,夫人虽生得单弱,却是个胸中有丘壑的,不愁将来接不下整个家计!&rdo;
傅城恒点点头,又略问了几句话,打发了她们。
其实之前方一看到她写的那张单子时,‐‐虽然字迹潦糙,毫无章法,难得的是他竟然看懂了,他已知道不能小看她了。在那张单子上,她把诸如账房、采买办等重要行当都特意标了出来,还有各行当管事下面下辖的人,各个房头的主子们,主子下面的主要丫鬟们,那些主要丫鬟又跟各行当管事们之间有何关系……她都做了特殊的符号,看起来端的是一目了然,便是他这个平常不过问内院事的人看了,也能对各房头的人事情况,很快有个大致的脉络,她的聪敏才干,由此可见一斑!
再说孔琉玥回到屋里,第一件事便是将梁妈妈叫来,将方才老太夫人的决定说与了她知道:&ldo;……我听说晓春她们几个都是家生子儿?去打听打听她们的娘老子都在哪一行当上,都跟谁走得比较近,别得罪了人犹不自知。&rdo;
梁妈妈点头,&ldo;怪道方才我看见杜嬷嬷去了晓春她们几个的屋子呢,敢情是这么一回事!&rdo;
孔琉玥又道,&ldo;另外,再去找谢嬷嬷取四十两银子,找白书在我的镜奁里挑几样分量差不多的耳环簪子什么的,待杜嬷嬷离去之后,拿去赏给她们四个,顺势再敲打敲打她们,把丑话说在前头。&rdo;
梁妈妈答应着正要去,三位姨娘问安来了。
孔琉玥让小丫鬟请了进来。
行过礼后,刘姨娘和白姨娘还是一如既往的沉默,惟独看起来有些憔悴的蒋姨娘从丫鬟手里接了一个素面包袱递上,赔着笑说道:&ldo;前儿个夫人吩咐让做的月华裙,婢妾连夜赶工,已经得了,夫人得空了且试一试,若是大了小了,有哪儿不适合的地方,回头婢妾再改一改。&rdo;
连夜赶工?孔琉玥眼神一冷,端着麻姑献寿珐琅茶碗往嘴边送的动作顿了一下。
一旁梁妈妈立刻会意,皮笑肉不笑说道:&ldo;辛苦蒋姨娘了。不过,夫人又不立等着这裙子穿,吩咐姨娘们时,也说的是让姨娘们&lso;得了闲儿再做&rso;,蒋姨娘何苦这般紧赶慢赶?知道的,说是蒋姨娘待夫人的一片心;不知道的,还以为夫人苛责您呢!&rdo;赶这个时辰红着眼睛,一副劳累过度的样子过来,是想给谁看呢?侯爷吗?明儿一旦事情再传来,岂不是等着旁人说夫人&lso;苛责妾室&rso;呢?夫人不让她们立规矩,已经是格外开恩了,竟然还反过来给夫人使起绊子来,真是不知好歹!